被父母吵架吓出的抽动症如何治疗

患抽动症常见的心理刺激因素有受惊吓,慢性焦虑不快等。之前就有一个病例,是因为父母长期吵架而被吓出了抽动症。父母吵架不仅会带给孩子心理上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辽阳市的一个孩子就因为父母吵架患上了抽动症。

儿童发育门诊医生介绍,几天前一对夫妻带着6岁的孩子到医院就诊,夫妻俩告诉医生,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嘴角以及全身抽动的症状。

医生询问孩子是如何出现这种症状的,夫妻俩回忆了一下说,两人结婚七年了。最近两三年经常为一些生活琐事就吵起来了。由于是两个人带孩子,两人吵架基本也不避开孩子。

为此在俩人吵架的过程中,孩子害怕总哭。后来,夫妻俩再吵架,孩子逐渐的竟然不哭了,只是躲起来。

前一段时间,夫妻俩再次吵架。妻子一气之下打算带着孩子回娘家。而就在这时,夫妻俩发现孩子嘴角、眼角甚至全身都开始抽动。俩人害怕了,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了一下,但是孩子的身体并没啥问题。

而最近几天,孩子再次出现了这种情况,甚至还有点严重。夫妻俩带着孩子来到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医生经过检查,确诊孩子患上了抽动症。

医生说,夫妻俩经常吵架,而且还不背着孩子。给孩子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由于孩子心理情绪发泄不出去,一直压抑着。时间长了,孩子的心理防御会转化成躯体方式体现出来。才出现了抽动的症状。

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孩子的心理压力太大造成的。为此,家长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环境氛围。医生表示,孩子情况若是轻微的话,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进行治疗。

小儿抽动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方法

抽动症治疗上的话要理性,有很多简单抽动,特别是自然抽动的话,首先并不是药物治疗,而是行为上的干预,这种行为干预的话,它千万不是说要说他,不让他抽,你越说他不让他抽的话,他越抽的厉害,这样的孩子要淡化,这种干预叫淡化,淡化他转移注意力。当他出现某种症状发作比较重的情况下,一定要转移他注意力,使他就是减少发作,就是要淡化不暗示,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简单抽动的话,不需要药物治疗,这样处理一下,就是这个淡化一下,他可能自然慢慢都消失了。药物治疗是对那些症状比较重的,对日常学习已经产生影响,对孩子心理上已经造成影响,这样的话就要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当然是根据他的发作的程度,可以选择像氟哌、啶醇、硫必利,还有最新的一些治疗的话,妥泰这些药物进行治疗,药物要根据发作的程度,选择那些既有效,又副作用小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是基本的原则就是那个能不用药的话,尽量不要用药,就是进行心理干预。

小儿抽动症原因

导致儿童抽动症的原因,主要有体质的原因,精神的原因以及遗传因素,营养不良,身体虚弱也会导致抽动症的出现,需要及时留意,尽快治疗。多表现为四肢,及身体不断抽动打颤等。儿童抽动症是慢性疾病的一种,发病率比较高。

小儿抽动症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小儿抽动症临床上确实有一些治疗误区:1、太过于关注了,临床上一般孩子来看病,诊断为抽动症通过治疗以后,症状缓解了百分之七八十,但是有极个别症状会持续一段时间,家长总是特别关注这个症状,其实这也是不对的,过于关注,会让孩子特别紧张,会使症状加重,这是一个误区。2、很多孩子对出现抽动症的症状,家长觉得无所谓,临床上孩子来看感冒咳嗽,但是看病过程中,医生发现这个孩子这种症状特别多,就提醒家长这个孩子有可能是抽动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家长还不以为然,觉得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也不影响学习和睡觉,所以根本就不放在心上。要么太过,要么不急,这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