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意识障碍的分类有哪些?意识水平异常以觉醒障碍为特点,可为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或双侧大脑半球急性病变所致。

1.根据意识障碍程度,临床上表现嗜睡、昏睡和昏迷。

(1)嗜睡是意识障碍早期表现,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能配合检查,常见于颅内压增高的病人。

(2)昏睡处于较深睡眠,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模糊地作答,旋即熟睡。

(3)昏迷是意识水平严重下降,是一种睡眠样状态,患者对刺激无意识反应,不能被唤醒。患者的起病状态、症状体征可能提示昏迷的病因,例如,突然起病的昏迷常提示为血管源性,特别是脑干卒中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由半球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失语等迅速进展至昏迷是颅内出血的特征;较缓慢(数日至1周或更长)出现的昏迷可见于肿瘤、脓肿、脑炎或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先有意识模糊状态或激越性谵妄、无局灶性体征的昏迷可能由于代谢紊乱或中毒所致。临床可分为浅、中、深昏迷。

此外,不严重的意识下降可导致急性意识模糊状态或谵妄。

急性意识模糊状态(acuteconfusionstate):表现嗜睡、意识范围缩小,常有定向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错觉可为突出表现,幻觉少见。以激惹为主或与困倦交替,可伴心动过速、高血压、多汗、苍白、或潮红等自主神经改变,以及震颤、扑翼样震颤或肌阵挛等运动异常,鉴于癔病发作等。

谵妄状态(deliriumstate):较意识模糊严重,定向力和自知力均障碍,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常有丰富的错觉、幻觉,形象生动逼真的错觉可引起恐惧、外逃或伤人行为。急性谵妄状态常见于高热或药物中毒,慢性谵妄状态见于慢性酒精中毒。

2.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包括去皮质综合征和无动性缄默症,也称为醒状昏迷(comavigil)。

1)去皮质综合征(decorticatesyndrome):患者无意识地睁眼闭眼,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无自发言语及有目的动作,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去皮质强直姿势,常有病理征。因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未受损,故保持睡眠-觉醒周期,可无意识地咀嚼和吞咽。见于缺氧性脑病、脑血管疾病及外伤等导致的大脑皮质广泛损害。

2)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mutism):患者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四肢不能动,出现不典型去脑强直姿势,肌肉松弛,无锥体束征,无目的睁眼或眼球运动,觉醒-睡醒周期保留或呈过度睡眠,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体温高、心律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多汗、尿便储留或失禁等。为脑干上部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所致。

意识障碍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综合征它主要就是见于一个急性躯体疾病,起病急骤,症状鲜明,病程短,症状可以随着躯体疾病好转而恢复,或是因为随着躯体疾病的迁延而转为一个慢性的状态。意识障碍程度轻重不一,可以出现意识模糊,嗜睡,谵妄,甚至是昏迷。临床上以谵妄状态比较多见,那么谵妄是除了意识障碍不同程度的下降,还伴有些知觉的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定向障碍,记忆障碍,情绪障碍,精神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睡眠醒觉节律障碍。各种症状在24小时以内都会有起伏波动,具有晨轻夜重的一些特点。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根据意识障碍的轻重程度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嗜睡,嗜睡患者处于睡眠过多的状态,能够被喊醒,喊醒以后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二、比嗜睡程度重一点的就是昏睡,患者能够被叫醒,叫醒以后很快又再能入睡,能够部分回答正确的问题。三、程度更重一点的就是意识模糊,患者可能出朦胧的状态,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四、程度更深的处于昏迷状态,如果患者是浅昏迷,经过压眶或者强烈的疼痛刺激以后患者有肢体退缩的反应,各种反射都存在,瞳孔对光反射也灵敏。意识障碍程度最重的就是深昏迷,患者对各种刺激均没有反应,对光反射比较迟钝,随时可以处于死亡状态。

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意识障碍分为觉醒度下降和意识内容变化两方面,而觉醒度下降又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是能被叫醒,醒后可以勉强配合检查以及回答简单问题。二,昏睡:患者处于昏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需要高声呼唤或者较强刺激方可唤醒。三,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少量的无意识自发活动,对周围事物没有反应,对强烈刺激可有回避动作,生命体征没有改变。四,中昏迷: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生命体已有改变。五,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没有改变,全身肌肉松弛,呼吸不规则,瞳孔固定散大,血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