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宝宝口腔健康 预防奶瓶龋齿

  奶瓶龋齿是由于乳牙期时不注重牙齿保护,和宝宝使用奶瓶有关的龋齿,被称为奶瓶龋齿。奶瓶龋齿对孩子的牙齿危害是很大的。保护宝宝口腔健康预防奶瓶龋齿

  奶瓶龋齿的病因

  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刚萌出的乳牙牙质薄、矿化程度差,表面结构不成熟,对龋病非常敏感,长期使用奶瓶人工喂养或含着奶瓶入睡,使得瓶塞贴附于上颌乳前牙,牛奶等发酵糖类汁液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经变形链球菌利用之后而产生酸,造成牙齿表面脱钙。

  口口相传喂养:蛀牙是不会遗传的,但是会通过父母对宝宝的喂食等行为传播给宝宝,如用奶瓶喂奶时,自己先就着奶嘴试温度,用自己的餐具给宝宝喂吃,亲吻宝宝嘴巴等。

  牙痛了才就医:除了忽视乳牙的重要性,许多家长也忽视了宝宝乳牙的变化情况。很多家长早早就发现幼儿牙齿发黄发黑,却认为乳牙龋坏不是病,总是等到宝宝喊牙疼了才就医,导致早期防治的延误。

  忽视乳牙的清洁护理:许多家长都忽视了乳牙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乳牙最终都会被恒牙替换,不需要细心护理,只要简单清洁,有时连简单的清洁都做不到。

  奶瓶龋齿的预防方法

  尽量母乳喂宝宝: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龋齿发病概率比奶瓶喂养的宝宝要低近一半,所以说,妈妈母乳喂养对预防宝宝奶瓶龋齿大有益处。

  控制宝宝使用奶瓶时间:宝宝每次使用奶瓶喝奶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左右,以降低奶液中糖类对乳牙的腐蚀程度。提醒妈妈们注意的是,一旦宝宝学会用杯子喝水后,就应该锻炼小家伙用杯子喝奶。当宝宝戒掉依恋奶嘴的坏习惯后,可大大避免“奶瓶龋齿”的发生。对于18个月以上的宝宝应杜绝再用奶瓶喝奶。

  远离“甜水”:蔗糖极易引起宝宝蛀牙,少给宝宝喝各种含蔗糖的“甜水”,对防止小家伙乳牙发生龋病十分有益。

  注意口腔卫生:当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妈妈就应该意识到要给宝宝刷牙了。刷牙最好是在饭后和睡觉前进行,每日至少两次。3岁以下的宝宝可用清水刷牙,在宝宝还不会自己刷牙前,妈妈可用纱布缠绕手指将宝宝牙齿上的奶垢擦抹干净,也可借由手指牙刷帮宝宝清洁牙齿。此外,妈妈还可借由牙线帮宝宝清洁乳牙邻面,每日至少一次。

  定期检查牙齿:从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妈妈应每隔3个月便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一次“牙齿体检”,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定期为牙齿做体检,还可让宝宝对医院的口腔科室较为熟悉,待小牙出现问题时,也不会因过分惧怕医生,无法配合治疗。

  由此看来,奶瓶龋齿预防就要做好日常的口腔牙齿护理哦。

龋齿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龋齿宁含片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龋齿宁含片的主要成分:大乌泡、山刺莓、灵香草、竹叶椒根、川莓、木莓、红升麻、薄荷、薄荷脑、淀粉、蔗糖。功能主治:中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龋齿痛及牙周炎、牙龈炎等。注意事项:一、忌烟酒、辛辣、油腻食物。二、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三、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四、脾虚大便溏者慎用。五、服药时应配合牙科治疗。六、服药三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七、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八、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九、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十、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十一、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龋齿宁含片

龋齿宁含片是一种中药含服药物,属非处方药,主要对感冒、牙痛、咽喉痛有一定的舒缓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如果患者实在牙痛特别明显时,还是建议服用布洛芬胶囊,镇痛效果比较明显。牙痛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疾病表现形式,很多口腔疾病都会引起牙痛症状,如龋病、牙震荡、楔状缺损、牙折断、龈乳头炎、智齿冠周炎等,所以单凭某一种药物就想解决所有口腔疾病引起的牙痛症状,显然是不可能的。想要解决牙痛问题,务必及时医院就诊,找出病因,并进行适当的手术治疗,才可以消除疼痛反应。

龋齿宁含片

它的使用方法一般是一次1~2片,一天5~6次,是含服,所以如果患者不小心吞掉了龋齿宁含片,实际上是没有关系的,它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也并不会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是我们尽量要含服,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它的有效成分里面就包含了大乌泡,山刺莓,灵香草,川莓,木莓,薄荷等等,所以它能够起到一定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龋齿宁含片,一般我们是辅助治疗牙龈炎症的,辅助治疗牙周炎症的,辅助治疗牙齿疼痛反应的,它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这种作用,能够起到消肿止痛的这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