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的超声治疗方法有哪些好处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一般不能自行痊愈,如任其发展,最终脓肿将向肛周皮肤或肛管直肠腔内破溃形成肛瘘,如果脓液得到引流,症状可暂时缓解,随后破溃口可愈合,脓液又不断积聚,感染向周围继续扩散,再次出现症状,并可能出现新的脓肿,并形成多个破溃口,如此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所以,一旦出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应及时治疗,少数肛周表浅的脓肿可采用抗生素治疗、热水坐浴、局部理疗等方法消散,但多数患者需要手术切开脓肿,充分引流脓液,防止其不断扩散,以减轻疼痛等症状。伴有肛瘘的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要根治必须先处理肛瘘,局部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使会阴保持清洁。同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待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3个月左右,肛瘘周围炎症即会消退,纤维管道形成,再手术治疗肛瘘。

肛周脓肿的超声介入

肛周脓肿临床上较为常见,超声可以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传统的外科手术容易形成肛瘘,超声能准确地确定肛周围脓肿的部位、大小、轮廓、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可以确定脓肿是否完全液化,不仅如些,超声可以准确地确定穿刺部位,进针方向和角度以及深度。从而完全、彻底、干净地引流。

(一)适应症

凡确诊为肛周脓肿而且完全液化者,均需在超声引导下彻底干净地引流脓腔。

(二)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患者。

2、脓腔未完全液化者。继续用抗菌素,待脓肿完全液化后,再进行穿刺治疗。

3、脓腔已经机化,穿刺到脓腔内抽不出脓液者,应继续使用抗菌素。

4、直肠癌肛周围转移合并脓肿者。

5、脓肿通过窦道和多个脓腔相连者。

(三)并发症

1、菌血症、出血、血肿等,超声引导下肛周围穿刺已较少见。

2、肛瘘,外科治疗肛周脓肿此并发症常见,而超声引导下穿刺较少见。

肛瘘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肛瘘外用药

肛瘘的外用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坐浴的药物,比如说皮肤康洗液、苯扎氯铵溶液、高锰酸钾,这类药物有消肿、止疼、止痒的功效,对于肛瘘的炎性期,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第二,抗生素类,比如说头孢类抗生素或者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对于肛瘘的炎性发作,有积极的抗感染作用,可以减轻肛瘘的症状,比如说肿胀、疼痛、流脓。第三,对症处理瘙痒的药物,临床上主要应用是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膏,比如说皮炎平、尤卓尔、派瑞松等等。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什么是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

高位肛瘘,通常由于慢性炎症刺激,会引起肛管直肠环纤维化,或瘘管围绕肛管形成半环状纤维条索,影响肛门括约肌收缩,而出现排大便不通畅。低位肛瘘通常不会影响排大便,有时表现为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等症状。肛瘘分为高位以及低位,瘘管主管在肛提肌以上,呈环形或半环形的称为高位马蹄形肛瘘,如果肛瘘瘘管在肛提肌以下,称为低位肛瘘。

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的区别

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的区别在于瘘管在括约肌的位置进行判断。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的区别在于瘘管在括约肌的位置进行判断。低位肛瘘是指距肛门位置很近的肛瘘,而高位肛瘘是指离肛门位置很远的肛瘘,这两种肛瘘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其中,低位肛瘘主要是行外口和瘘管的切开,将坏死的组织剔除,再配合饮食的调整,慢慢规律换药,再配合以药物坐浴治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