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是什么

别名:喉痈简介:扁桃体周围脓肿多发生于青年人,是扁桃体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早期发生蜂窝织炎(称扁桃体周围炎),继之形成脓肿。可并发咽旁脓肿,引起喉炎及喉水肿等。发病机理:本病常继发于慢性扁桃体炎的急性发作期,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扁桃体上隐窝被堵塞,引流不畅,感染向深层发展,穿透扁桃体包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间隙。引起脓肿的发生。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草绿色链球菌等。临床症状:在急性扁桃体炎发生3~4天后,发热仍持续或又加重,一侧咽痛加剧,疼痛向同侧耳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困难。再过2~3天后,疼痛更加剧烈,因不敢吞咽,致唾液潴留口中。病人呈急性病容,表情痛苦,颈项僵直,头部倾向病侧,口微张,有唾液垂滴,语言含糊不清,似口含物。喝水时常向鼻腔反流。重症者有张口困难。同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检查可见一侧舌腭弓充血显著,或见病侧软腭及悬雍垂红肿并被推向对侧,或咽腭弓肿起。并可出现张口困难。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如发病逾4~5日,局部隆起明显及咽部疼痛剧烈,可诊断该病。穿刺抽脓可确定诊断。但还应与咽旁脓肿相鉴别:该病脓肿位于一侧颈外下颌部,伴有压痛,病侧扁桃体被压向中线,但扁桃体无病变。同时还应与第三磨牙冠周炎相鉴别:该病常发生于下牙槽的内侧,牙冠上覆盖肿胀组织,红肿可延伸至舌腭弓,但扁桃体及悬雍垂一般不受波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或穿刺脓液涂片及药敏试验以助于抗生素选择。治疗:在脓肿未形成之前,应注意休息,多饮水,进流食,选用抗生素控制炎症,青霉素为首选,解热止痛等对症治疗。脓肿形成之后,行脓肿部位穿刺抽脓,穿刺时应注意方位。不可刺入太深,以免误伤咽旁间隙内的大血管。或行切开排脓,应充分排脓,并于术后第二天复查伤口,必要时可用血管钳再次撑开排脓。对多次脓肿发作者,应在炎症消退2周后,将扁桃体切除。由于对炎症,抗生素的有效控制,也可在确诊后,切除病侧扁桃体,其优点为排脓通畅,恢复快,能一次治愈本病。预防:避免受凉,戒烟酒,对于急性扁桃体炎病人应尽量少接触,以防止感染扁桃体炎,同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相关药物:青霉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
扁桃体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扁桃体炎不能吃什么

扁桃体发炎的病人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葱,姜,蒜,鱼虾蟹,海鲜,这些食物会刺激咽喉部粘膜,从而导致充血,水肿加重!在治疗上,患者首先需要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可以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青霉素V甲片进行治疗,就可以逐渐治愈。扁桃体发炎主要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相关症状,患者会出现发热、扁桃体胀痛。

扁桃体炎有哪几种

慢性扁桃体炎向下细分成三种,单纯扁桃体炎表现为粘膜水肿;萎缩性扁桃体炎粘膜下组织减少,扁桃体萎缩后较正常状态偏小。扁桃体炎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扁桃体炎两种。增生性扁桃体炎伴有组织增生、扁桃体肥大;

扁桃体炎饮食建议

扁桃体炎咽喉炎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忌吃炒米,不要吃炒米,因为吃炒米会上火会加重症状。第二,尽量少吃一些狗肉、羊肉,慢性扁桃体发炎的患者,咽喉肿痛为湿热邪火,肉类有温热温补的作用,吃了容易上火。第三,尽量少吃一些橘子,橘子性凉未甘酸过多食用,就容易出现咽喉干痛。第四,尽量少吃一些温性热类的食物比如龙眼,还有一些素菜以及调料的调料品,比如一些调料品桂皮,这些食物尽量少吃,因为这些都是,上火的食物。建议尽量吃一些比较清淡的食物,可以适当的吃一些生姜葱蒜,不能抽烟不能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