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有慢性肾炎、急性肾炎、间质性肾炎等具体的种类。慢性与急性肾炎是按病程时间长短来分类的病种,那么间质性肾炎是指什么样的肾炎呢?
什么是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又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性急慢性损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中,药物引发的间质性肾炎被称作药物相关间质性肾炎。
药物相关间质性肾炎,是药物相关肾损害中最常见的类型,由药物造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不全,病理损伤主要累及肾间质和肾小管,不伴或仅伴有轻微的肾小球或肾血管损伤。根据起病的缓急,可分为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慢性间质性肾炎。
人们常常容易忽略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而实际上药物相关间质性肾炎却非常重要。有数据显示,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是导致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15%;而在肾透析治疗患者,可能有10%的患者来自慢性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1、急性间质性肾炎
①全身过敏反应,如用药后出现皮肤红疹、瘙痒、脓疱、紫癜等,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少数出现轻微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
②尿检异常,包括无菌性白细胞尿、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③短期内出现肾功能减退,肾性糖尿、尿酶或尿低分子蛋白明显升高、肾小管酸中毒,可伴有肌酐上升、贫血,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
2、慢性间质性肾炎
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异性。
①约25%~40%患者伴有突发血尿、肾绞痛或尿中发现脱落的坏死组织,提示伴有肾乳头坏死。
②约10%~20%滥用药物者可伴发泌尿道移行上皮癌或其他类型肿瘤。
③B超可见肾脏体积缩小,CT扫描可见肾脏体积缩小、形状凹凸不平以及肾乳头钙化影。
QQYY小拓展:哪些药物会引发间质性肾炎?
最常见的主要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中药(含马兜铃酸)。
抗生素类:庆大霉素、青霉素G、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阿昔洛韦、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阿司匹林;降压药:卡托普利、氨氯地平等;
中药:关木通、青木香、马兜铃、广防己、天仙藤、细辛等;
利尿剂:氨苯蝶啶、呋塞米等;
其他:环孢素A、别嘌呤醇、奥美拉唑、西米替丁等。
更多间质性肾炎问题,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