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月经不调和肾功能有关,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也相关。月经过多,多是内热、血虚或血瘀,致使体内的血沸腾,满溢或无法统摄管理,随意泛滥造成的,这时患者需要在平时多注意观察自身状况,从月经颜色来分辨治疗,而月经量过少,多为血虚、血瘀、痰湿、气滞阻塞了气血的通路,使血下来不畅所导致的。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分型

1、血虚型:证见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无块,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红,脉细弱。

2、血寒型:证见经期延后,量少,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胶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舌苔白,脉沉紧。

3、血热型:证见经来量多,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粘;或有小血块,常伴有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4、血瘀型:证见经行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胀痛减轻,舌正常,或紫黯,或有小瘀点,脉细涩或弦涩。

5、实热型: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而稠,伴心烦,口干,面红,尿黄,便干症。

6、肝肾不足型:证见经来先后无定,量少,色淡黯,质清;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少,脉细弱。

7、肝郁脾虚型:证见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暖气食少,苔薄白或簿黄,脉弦。

8、气滞血瘀型:证见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黑或有瘀点,舌薄白或薄黄,脉弦涩。

9、气血两虚型:证见经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

10、血虚气滞型:证见月经延后,量少而色淡,小腹胀痛,面色苍白或萎黄,身体瘦弱,皮肤不润,头晕眼花,心悸,精神郁闷,胸痞不舒,乳胀胁痛,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涩或虚细。

温馨提示:有月经不调症状的朋友平时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多食用瘦肉、谷类、深绿叶蔬菜及含钙丰富的食物。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如果月经不调症状仍未改善,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检查,以便明确病因,针对治疗。

月经不调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哪些疾病会引起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的话,容易引起的一个疾病。 第一个就是很多跟我们女性相关的,尤其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个,叫多囊卵巢,这个病的发病率,现在是非常非常高的。那么这样一个疾病,它也是糖尿病的一个前期,它可能会导致肥胖,导致你的生育障碍,所以现在很多人,都非常关注这样一个疾病,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在妇科尤其是生殖中心,做试管婴儿的人特别特别的爆满。实际上跟这个疾病的爆发,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关系。 第二大类就是可能很多的一些妇科的炎症,也是跟我们月经不调是相关系的,因为长期月经不调,这样的话,会导致我们整个激素水平的一个紊乱,内环境紊乱了以后,会导致很多的感染这样的一些情况发生。 第三大类就是整个激素水平,身体里面内环境的一个紊乱,也会造成整个妇科肿瘤发生率的增加,首先第一个改变的,就是我们月经的一个状况。

月经不调有什么症状

对于青春期的月经不调,首先会表现为月经周期的不规律,如两三个月才来一次或者一年来两三次,月经周期超过一周以上;第二个就是月经量,月经少的时候仅仅只用卫生护垫,月经量增加时会一下子用一包、两包甚至三包卫生巾,导致患者贫血;还有就是不排卵,正常女性在每个月经周期都有一次排卵,有排卵代表这个病人可能会怀上宝宝;再者长期月经不调可以导致皮肤暗淡、出现痤疮,以及导致这个病人出现肥胖。

血寒型月经不调与血热型月经不调如何鉴别

血寒型月经不调与血热型月经不调的区别如下: 1、血寒型月经不调表现是月经往后错、量少、色暗、有血块或者是淡而质稀,同时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患者会出现舒展不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晚上起夜次数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症状。 2、血热型月经不调表现是月经提前而至、量多、色深红紫红、大便干、舌质红、苔黄,燥热。 所以根据患者月经的自身的特征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不难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