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些公共场所易沾染甲肝病毒

公众场所不仅是人员的聚集地,同时也是甲肝病毒的集中营。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由于疏于治理、缺乏健康意识,大多数的公共场所及公共物品从不进行消毒,三分之一门把手上都有甲肝病毒,而一张反复使用的菜单的甲肝病毒数平均可达500万个。因此,在公众场合更要小心甲肝病毒,谨防病从手入。

1.公交车、地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交通日益发达。公交车和地铁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这些乘客中不乏甲肝病毒携带者,若不注意预防,很可能被传染甲肝。扶手、坐椅是人们乘车必然会触摸到的,如果乘客身上携带甲肝病毒留在车上扶杆、座椅上,就很可能把甲肝病毒传染给下一位乘客。有资料表明,上海甲肝流行期间,80%的公共汽车扶杆上检测出甲肝病毒。

2.公共厕所

公共卫生间也是甲肝病毒喜欢聚集的地方,门把手、马桶盖、地面往往会沾有甲肝病毒,而洗脸盆、水龙头等处随时都会有大量细菌和病毒。与此同时,卫生间的冲水按钮、门把手等处还经常会沾有皮肤乳头瘤病毒、疣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如果皮肤上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破损,容易引起皮炎、湿疹等皮肤病。

3.网吧

网吧里的电脑鼠标和键盘上面往往会存在许多甲肝病毒,甚至会引起交叉感染。一项调查显示,键盘、鼠标都是传播甲肝病毒的重要途径。因此网吧业主每天要对鼠标和键盘进行消毒;在使用过程中,应杜绝用手摸脸、揉眼睛之类的习惯。使用完后一定要洗手,一般来说,用普通肥皂洗2遍只能杀死一般的细菌病原体,必须用碱性肥皂反复搓洗3遍方能去除甲肝病毒。

甲肝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甲肝窗口期

典型的发病会出现乏力、食欲下降、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肝区隐痛、腹部饱胀、黄疸等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警惕存在急性甲型肝炎发病的可能性,要及时的做出合适的处理。甲肝的窗口期一般是一周左右,一般认为感染甲肝病毒在几天之内就可以刺激身体产生针对甲肝病毒的IgM抗体,一般一周就可以检查发现存在IgM抗体阳性。但是是否会出现发病,跟个人身体状况有很大关系,有些人群因为身体状况较好,仅仅表现为隐性感染,不会出现肝炎发病,也有些病人因为身体状况较差,就有可能出现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发病。

甲肝注意事项

甲肝和乙肝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的劳累,避免熬夜,严格的戒烟戒酒。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多,所以一定要进行定期的随访检查,有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需要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等综合治疗。甲肝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的,针对患者的病情,可以酌情进行消化道隔离,针对患者的粪便,要进行特殊的消毒处理。

甲肝igm

也要注意,少数病人由于存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检测甲肝抗体IgM会出现假阳性。临床上部分患者无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腹胀、恶心、呕吐、肝区不适,还有的病人会出现黄疸,表现为尿色发黄、眼球发黄、面色发黄。以上健康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由专业医师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