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癌的导向治疗
肝癌的导向治疗是用对肝癌有亲和力的抗体或化合物作“载体”,或通过物理作用导向(如磁),或通过肿瘤血管特性导向(如腆油),再与有杀伤肿瘤作用的“弹头”(放射性核素、化疗药物、毒蛋白或细胞因子等)制成交联物,以达到较多杀伤肿瘤和较少损害机体的目的。
肝癌的导向治疗载体的选择:肿瘤导向载体分为抗体与非抗体两大类。
(1)抗体载体:在导向治疗研究中,抗体载体最为常用。如以肿瘤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肿瘤特异性抗原作靶位,应用相关抗体作载体,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从而阻止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2)非抗体载体:此类载体元抗体载体的免疫反应,因而也受到重视。目前己研究或正在研究的有:肿瘤血管导向(如腆化油),亲瘤化合物(如荧光染料罗丹明EDDA、PMT、CCT等),物理导向(如磁性微球),脂质体及免疫脂质体等。
肝癌的导向治疗弹头的选择:包括放射性核素、化学药物、毒蛋白等,也有用BRM者。
(1)放射性核素:以核素为弹头、以单克隆抗体MAb为载体的导向治疗,称作放射免疫治疗(RAIT)。核素射线的有效射程,可达50个以上癌细胞的杀伤直径,对周围未结合载体的癌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元需内化过程就能发挥杀伤效应,且不受癌细胞异质性或不均匀性的影响,故在肿瘤导向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用于肝癌导向治疗的核素主要有:1311、1251、gOY、188Re等。其中以1311最为常用。但以核素为弹头,尚存在防护问题。
(2)化学药物:以化学药物为弹头、MAb作载体的导向治疗,称为免疫化学治疗。其疗效逊于RAIT,但化学药物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药理效应及毒副反应均已清楚,来源方便,使用条件不受限制,易于推广应用。lCT的抗肿瘤效应较单纯化疗有较多优点:通过靶向作用,药物能浓聚于肿瘤部位,发挥较大的杀伤作用,而较少引起全身副反应;药物在瘤区具有库存作用,缓慢释放,作用时间长;载体对肿瘤相关抗原的作用,可促进药物分子内化过程,提高药物疗效。药物弹头常用的有:ADM或EADM、MMC、DDP、CP、5-FU、MTX等。
(3)毒素:MAb-药物结合物输入体内后,与肿瘤细胞结合的数量不多,有人估计输入的MAb仅1%能到达肿瘤部位,而要杀死一个肿瘤细胞常需相当多的药物分子,因此导向药物不能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毒力很强的细菌毒素或植物毒素,在10分子以下时,即能杀死一个癌细胞,因此毒素与抗体交联成免疫毒素结合物,其杀伤肿瘤的效应将远大于免疫化疗药物。常用的毒素弹头有:蔑麻毒素、自喉毒素及假单子包菌毒素等。由于离麻毒素A链糖残基可与正常肝细胞结合,引起肝功能损伤,有人研制了去糖基的蔑麻毒素A链,但其毒副作用仍很多,限制了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