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语言障碍如何护理

小儿的终身瘫痪,需要引起重视。小儿脑瘫经常会有语言障碍的表现,那么,该如何针对语言障碍进行护理呢?

小儿脑瘫的语言障碍如何护理?

一、语音训练

在语音训练过程中,治疗师应利用各种刺激法。如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和感觉刺激等来帮助脑性瘫痪儿童纠正发音。

1、声音刺激主要帮助脑性瘫痪儿童辨认正确的语音,并设法模仿正确的语音,具体步骤如下:

(1)治疗师正确重复说几次单音,让患儿听清并看清正确的构音动作。可让脑性瘫痪儿童坐在镜前训练。(2)脑性瘫痪儿童模仿治疗师所说的单音,例如爸、妈等。如果正确可继续练习,使声音更明晰准确;如果仍说不好,可能是构音或发音部位不正确,导致语音不准,则需进行构音的矫正。(3)进行训练中,有些儿童喜欢看治疗师的口型,有些则宁可闭上双眼聆听或感觉唇舌动作,不必强求一致。(4)每个人讲话的构音部位不尽相同,只要语音正确就可以。

2、感觉刺激:患儿因运动障碍而缺乏感觉的经验,同时因感觉器官的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而无法分辨事物的重要性和次序。所以,刺激不能一下子给得太多。否则会造成挫折感,失去对外界探索的兴趣。

二、语言理解能力训练

专家称,在训练脑性瘫痪儿童学讲话之前,先要进行语言理解能力的训练。可先教会患儿按大人所说的语义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让脑性瘫痪儿童欢迎,他即会做出鼓掌动作;对患儿说“再见”,他会举手摆摆等。无论脑性瘫痪儿童对你说的话能不能作出正确反应,你都要同他交谈。

同时患儿发出的声音不管有没有意义,你都要表示高兴。只要通过反复多次交谈,患儿就会逐渐地理解你发音的意义。他就会重复发音、模仿发音,并逐渐会说出有意义的字和词。

三、矫正构音部位

如果声音刺激法不能矫正,可能有构音障碍,这时,可采用矫正口型及发音部位的方法,用压舌板帮助直接接触发音部位。使脑性瘫痪儿童更明了正确的构音部位:要避免单纯使用口头提示,因单纯口头提示往往不能使患儿掌握发音要领和正确控制发音部位的活动。

此外,还应面对镜子训练,让患儿可见到舌头、下颚的动作,如果有错误,就要及时纠正。

四、发音矫正训练

在唇、口、舌等动作不能互相协调时,可以用下颚控制法,利用大拇指、食指及中指施压于下巴的前方及下面,然后叫脑性瘫痪儿童发出“阿”音时,即可用手控制他嘴唇的一张一闭,使他交替地发出“阿—呜”等音。

脑瘫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脑瘫发病率

脑瘫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由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一组疾病。脑瘫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脑瘫的发病率较高,国际上脑瘫的发病率为1‰到5‰,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为1.8‰到4‰。脑瘫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孕龄越小,脑瘫患病率越高。

脑瘫的临床表现

脑瘫的临床表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早期性。即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所致的脑损伤。第二,非进行性。即脑瘫是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第三,障碍多重性。主要障碍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肌肉强直或痉挛,异常感知,抽搐及视听、言语等其他障碍。脑瘫的临床特点为运动障碍,常伴智能发育障碍和癫痫发作。脑瘫主要损害为锥体系损伤,并发锥体外系、小脑、脑干、脊髓等损伤。

如何判断脑瘫

脑瘫的判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存在。第二,在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第三,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例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和反射异常。第四,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及其它异常。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以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需要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