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还可以预防冠心病

多个国家进行研究证明,献血对心脑血管病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中国研究证明

近年来,我国一家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以“关于多次献血者血液稀释状态与动脉压及心脑血管病的关系”为课题,对多次献血者127例,高血压患者8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对照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对心脑血管病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芬兰研究证明

1984~1989年芬兰科学院院士萨洛宁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对本国2782名42岁至60岁之间的男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献过血的人五年半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没有献过血的人少86%,在另一项研究中,对献血1至12次的1532名献血员跟踪观察,结果仅有1人发生心肌梗死。同时对未献过血的2306人进行对照观察,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竟高达9.8%与献血组有明显的区别。

美国研究证明

又据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心脑疾病研究小组对655名献过血的人和约3000名未献过血的人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过去三年中献过血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只有后者的1/3。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一现象与体内铁元素贮存量减少有关。铁元素在人体合成氧化酶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献血后体内铁元素贮存量可明显减少,献血员每献出500毫升血相当于排出200~500毫克铁,因而体内合成的氧化酶也相应减少,这样血液中的脂质被氧化的数量就小,从而减少了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沉积物,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中国、芬兰及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献过血的男子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将大大降低。为此,芬兰的医生们建议男子每年最少献血一次,这样既有利于自己患心血管疾病,又有助于他人,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冠心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医冠心病

比如说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冠心丹参滴丸,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心悦胶囊,这些药物相对而言,有助于更好的缓解患者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但是它并不能预防疾病的进展。在西医的理论里认为,中成药物治疗冠心病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作为主流的用药,尤其考虑患者目前已经发生的冠脉血管重度狭窄时,更是采用中成药物作为辅助用药,也就是说,可以吃这个药也可以不吃,但是并不是必须吃的药物。有研究显示,像芪参益气滴丸这样的药物,相对而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同时可以预防阿司匹林抵抗,所以建议可以跟阿司匹林共同服用,来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指的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进行预防;

冠心病心肌缺血

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一、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时间为三到五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可伴有大汗。二、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的时候可以自行缓解。三、出现与易怒有关系的咽喉感以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疼等。四、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五、夜晚睡眠枕头低的时候感觉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到舒适。熟睡或者白天平卧的时候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坐起来或者是平躺能缓解。六、性生活或者用力排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部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