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危险常发生在“坚持一下”

导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日常生活习惯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AC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中国将有100万新增ACS患者,人数之多不容小觑。

“痛而不死”和“死而不痛”

ACS是一个概括词,用来描述因为冠状动脉狭窄而导致的各种临床诊断,即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导致血栓形成,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ACS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一大类冠心病的总称。

目前,引起冠心病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稳定斑块,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心绞痛等,一般不突发心梗;另一种是不稳定斑块,也叫易损斑块,特别容易破裂出现血栓堵塞50%以上的血管管腔,那些没有先兆的突发性心绞痛、突发性心肌梗死就是这些易损斑块引发的。前者引发的疾病特点可以形容为“痛而不死”,后者引发的疾病特点则是“死而不痛”。

由此可见,相比于稳定性斑块,易损斑块更具隐蔽性,也更加危险。遇到天气寒冷、情绪刺激、劳力过度、暴饮暴食等情况,这些像“不定时炸弹”一样的易损斑块就会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发生心肌梗死。

危险常发生在“坚持一下”中

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吸烟、肥胖、少动、压力过大等这些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比例也在逐年增高。这些危险因素容易导致血管硬化和内膜受损,血液中的脂质、血小板等容易在受损处堆积,这也是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开始,从而导致了ACS患者的增加。ACS患者发病时通常情况紧急,死亡率普遍较高。

出现冠心病征兆时,患者不要勉强坚持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危险常常发生在“坚持一下”之中。

心脏肌肉对缺血的耐受性低,冠状动脉一旦出现阻塞,心肌很快就可能出现异常或坏死,心脏就不能正常工作。例如急性心肌梗死,这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发病后24小时内病人死亡率高,其中半数以上病人是在住院前死亡的,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

冠心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医冠心病

比如说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冠心丹参滴丸,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心悦胶囊,这些药物相对而言,有助于更好的缓解患者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但是它并不能预防疾病的进展。在西医的理论里认为,中成药物治疗冠心病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作为主流的用药,尤其考虑患者目前已经发生的冠脉血管重度狭窄时,更是采用中成药物作为辅助用药,也就是说,可以吃这个药也可以不吃,但是并不是必须吃的药物。有研究显示,像芪参益气滴丸这样的药物,相对而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同时可以预防阿司匹林抵抗,所以建议可以跟阿司匹林共同服用,来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指的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进行预防;

冠心病心肌缺血

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一、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时间为三到五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可伴有大汗。二、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的时候可以自行缓解。三、出现与易怒有关系的咽喉感以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疼等。四、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五、夜晚睡眠枕头低的时候感觉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到舒适。熟睡或者白天平卧的时候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坐起来或者是平躺能缓解。六、性生活或者用力排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部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