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治疗方法及食疗法

脑瘫患儿是可以治疗的,而且这种疾病的治疗是越早进行效果越好的,患儿家长们一定要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治疗脑瘫的方法有很多,还可以通过饮食对其进行调理治疗。下面请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儿脑瘫治疗方法及食疗法。

脑瘫主要是由于脑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神经组织修复疗法”作用机理:由于脑组织发生非进行性脑损伤后不可逆,脑细胞无法自原修复与再生,避开了传统治疗方法无法做到脑神经组织和脑细胞修复、再生、功能重建的弊端。

“神经元修复疗法”是应用神经因子激活修复技术通过颈动脉介入、鞘内介入、静脉输送等方式将神经因子输送到脑瘫患儿体内,神经因子到达病灶后能产生大量的神经调节免疫因子及修复因子,利用大量神经调节免疫因子及神经修复因子,能快速修复衰老、损伤的神经细胞,使坏死脑细胞得以修复及补充新生脑细胞,保障了大脑供氧和改善脑病血液循环,使脑神经组织细胞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功能。

小儿脑瘫的饮食疗法:

1、羊脊骨粥

(1)原料:羊脊骨一节,粳米50g、陈皮6g、草果2枚、姜30g、盐适量。

(2)操作:将羊脊骨切碎,加入陈皮、草果、姜、盐同煮,取汁加入粳米煮粥服之。

(3)功能:通督脉、填精补髓。

(4)主治:腰背痿软,立迟行迟。

2、牛骨髓粥

(1)原料:牛骨髓油15g、黑芝麻15g、糯米60g、桂花卤6g、白糖60g。

(2)操作:将糯米、黑芝麻分别淘洗干净,入锅内加清水熬煮成粥,加入牛骨髓油、白糖稍煮,撒上桂花卤即成。

(3)功能:充养骨骼、补益脑髓。

(4)主治:肢体软弱、智力迟钝。

通过上面所介绍的内容,大家对于小儿脑瘫治疗方法及食疗法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希望朋友们能够在了解之后尽量的带患儿及时进行治疗。

脑瘫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脑瘫发病率

脑瘫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由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一组疾病。脑瘫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脑瘫的发病率较高,国际上脑瘫的发病率为1‰到5‰,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为1.8‰到4‰。脑瘫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孕龄越小,脑瘫患病率越高。

脑瘫的临床表现

脑瘫的临床表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早期性。即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所致的脑损伤。第二,非进行性。即脑瘫是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第三,障碍多重性。主要障碍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肌肉强直或痉挛,异常感知,抽搐及视听、言语等其他障碍。脑瘫的临床特点为运动障碍,常伴智能发育障碍和癫痫发作。脑瘫主要损害为锥体系损伤,并发锥体外系、小脑、脑干、脊髓等损伤。

如何判断脑瘫

脑瘫的判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存在。第二,在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第三,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例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和反射异常。第四,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及其它异常。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以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需要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