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血管细,冠心病风险高

六十多岁的余女士在体检时我给她做眼科检查。检查眼底时,我发现她的血管比较细,便提醒她注意高血脂、冠心病的风险。随后,余女士做了一系列的检查,结果发现她的全身动脉血管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硬化,便开始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她事后特意过来感谢我,并想知道眼底血管为何能反映心脏的问题。

眼底的视网膜血管是人体中唯一直接可看见的血管,医生通过它可以了解患者身体其他脏器血管情况。如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眼底可见到视网膜动脉硬化,糖尿病病人眼底可见毛细血管瘤、小的出血点和渗出物。

小动脉和小静脉是主动静脉的分支,这些小血管的情况反映出全身血管的状态。近年来,国际上发明一种新方法能预测将来患冠心病的风险。通过眼底照相,测量出眼底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宽度,计算出它们的比值,如果数值过小,那么今后患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除了积极有效地控制全身疾病,包括合理的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和适当的体能锻炼外,还需要每3~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争取提早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这是减少或减轻眼底动脉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一旦出现问题,应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眼部病变而失明。

冠心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医冠心病

比如说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冠心丹参滴丸,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心悦胶囊,这些药物相对而言,有助于更好的缓解患者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但是它并不能预防疾病的进展。在西医的理论里认为,中成药物治疗冠心病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作为主流的用药,尤其考虑患者目前已经发生的冠脉血管重度狭窄时,更是采用中成药物作为辅助用药,也就是说,可以吃这个药也可以不吃,但是并不是必须吃的药物。有研究显示,像芪参益气滴丸这样的药物,相对而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同时可以预防阿司匹林抵抗,所以建议可以跟阿司匹林共同服用,来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指的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进行预防;

冠心病心肌缺血

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一、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时间为三到五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可伴有大汗。二、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的时候可以自行缓解。三、出现与易怒有关系的咽喉感以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疼等。四、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五、夜晚睡眠枕头低的时候感觉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到舒适。熟睡或者白天平卧的时候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坐起来或者是平躺能缓解。六、性生活或者用力排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部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