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血压调节机理

1神经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脏和四肢肌肉一样,有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神经叫植物神经,如交感神经的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一种叫去甲肾上腺素的血管活性物质。这种物质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β受体,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一种叫乙酰胆碱的活性物质。这种物质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在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对抗,相互协调的。

(2)压力感受器机制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各种反射来实现的。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壁外膜上,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当动脉血压由低逐渐升高时,感觉末梢受压力影响兴奋增加,而发放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达心血管中枢,改变心血管中枢的活动,使降低反射的活动增强,通过传出神经纤维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心脏收缩减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而保持动脉压在一定的水平。相反,当血压突然降低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将信息传到血管中枢,降压反射减弱,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3)化学感受器系统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附近存在着化学受体(感受器),对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极为敏感。在机体缺氧状态下,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速,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但当血压下降时,感受器受到刺激,它们可发出信号,通过血管舒缩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以调节动脉血压,使之恢复正常。

2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血液和组织液的一些化学物质对血管平滑肌活动的调节作用。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肾素血管紧张素、抗利尿激素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来自肾上腺髓质,对心脏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肾素是肾脏分泌的一种激素,可水解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成为血管紧张素Ⅰ,后者在转换酶的作用下,变成血管紧张素Ⅱ,它可使全身细小动脉收缩,促使肾上腺皮质醛固酮释放增加,钠和水在体内潴留,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的神经元组成,贮存于垂体后叶,进入血液后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而缓激肽,前列腺素e,心房肽则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作用。缓激肽的前身是血管舒张素,二者均有强烈的舒血管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前列腺素e能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心房肽是一种心脏内分泌激素,它存在于心房肌纤维内,当心房内压增高时,可分泌心房肽。它可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钠的排出,抑制肾素、醛固酮的分泌,从而调整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高血压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高血压喝酒

高血压不能喝酒,高血压的处理中,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戒烟限酒,因为酒会导致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变,比如导致心跳加快,有时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另外,在服用降压药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情况。此外,酒还可能会诱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是心律失常的发生。

防止高血压

防止高血压最好是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保持良好的睡眠,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熬夜玩手机,但是熬夜对于身体是非常有伤害的,因为熬夜它会导致睡眠不足,造成心脑血管功能衰退,而患者经常的熬夜很容易造成高血压。第二,少吃盐,我们吃的盐中有一种物质叫做钠,这种物质能够让血压升高,长期摄入盐分过多就容易患上高血压。第三,要学会放松,平常工作压力大加上社会的工作节奏快,很多人很难得到放松起来,所以紧张劳累的心情也会促使患上高血压。最后一个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运动少,像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患上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高血压确诊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根据诊室测量的血压值,采用经过核准的汞柱式或者电子血压计测量,安静休息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一般需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均≥90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如果病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正在使用降血压的药物,血压即使正常也要诊断为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