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脑瘫症状及治疗方法

脑瘫发作之后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影响巨大,患者呈现剪刀状症状会直接导致患者不会直立行走,不仅如此脑瘫发作之后,脑瘫发作还会给患者的智力发展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家长对这种疾病总是感到痛心不已。家长对脑瘫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不了解是导致脑瘫无法最终康复的阻碍,下面独家揭秘脑瘫症状及治疗方法。

脑瘫症状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二、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三、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四、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婴儿不喜欢洗澡时常见的表现。

五、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脑瘫治疗方法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独立进食困难儿应进行饮食训练,在喂食时,切勿在患者牙齿紧咬情况下将匙硬行抽出,以防损伤牙齿。喂食时应保持患者头处于中线位,患者头后仰进食可致异物吸入。要让患者学习进食动作,尽早脱离别人喂食的境地。如患者进食的热量无法保证,可进行鼻饲。

2、搞好脑瘫患者的清洁卫生,定期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脑瘫日常护理对清洁要求格外严格,家长们不容忽视,脑瘫患者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的发育均迟于同期的健康患者,行动不便。故应有专人守护,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以上内容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脑瘫症状及治疗方法,相信大家现在对脑瘫这种疾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已经了解清楚了,脑瘫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疾病,所以说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对脑瘫多加防范,注意做好脑瘫的相关防治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脑瘫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脑瘫发病率

脑瘫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由多种不同原因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的一组疾病。脑瘫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先天性或围生期所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脑瘫的发病率较高,国际上脑瘫的发病率为1‰到5‰,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为1.8‰到4‰。脑瘫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孕龄越小,脑瘫患病率越高。

脑瘫的临床表现

脑瘫的临床表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第一,早期性。即从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所致的脑损伤。第二,非进行性。即脑瘫是非进行性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第三,障碍多重性。主要障碍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肌肉强直或痉挛,异常感知,抽搐及视听、言语等其他障碍。脑瘫的临床特点为运动障碍,常伴智能发育障碍和癫痫发作。脑瘫主要损害为锥体系损伤,并发锥体外系、小脑、脑干、脊髓等损伤。

如何判断脑瘫

脑瘫的判断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依靠临床诊断,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致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存在。第二,在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第三,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例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和反射异常。第四,常伴有智力低下,言语障碍,惊厥,感知觉障碍及其它异常。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以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需要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