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四重保护抵御心脏病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维持心脏生理功能,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常,硒通过四重保护,即清垃圾、调血脂、抗老化、调免疫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清垃圾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中有害的脂质过氧化物浓度较高,可促使血液中部分微小有形物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引发冠心病。而硒可以清除脂质过氧化物,保护动脉血管壁上细胞膜的完整,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起到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

调血脂胆固醇是健康的大敌。当血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而硒依靠其强大的抗氧化功能,可调节体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代谢,降低血黏度,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抗老化研究证实,加速中老年人血管壁老化的主要物质是有害自由基,通过清除有害自由基,可以延缓血管壁衰老。而硒是强抗氧化剂,能及时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防止人体血管老化,预防心肌梗死,中风(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调免疫硒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关。缺硒可导致免疫能力低下,而补硒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临床证实,给心血管疾病患者补硒,可有效调节身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抵御能力,防止并发症产生。

总之,硒是生物保健、医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有流行病学、基础及临床研究支持。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适当补硒可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性能,避免心脏缺血和缺氧性损伤。

专家建议,50岁以上人群应补硒

硒在人体新陈代谢中有重要作用,已经证实,缺硒有可能会直接导致40多种疾病的发生,间接影响400多种疾病的发生。我国属于低硒土壤区域,位于“土壤—植物—动物”食物链终端的人类,饮食中的硒含量明显缺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膳食结构和饮食方式的变化,摄入硒不足的人群逐年增多。

一旦硒摄取量不足,像“心血管疾病”这类慢性疾病则迁延难愈,需要强调的是,50岁以上的人群,未来10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高,专家建议:50岁以上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硒制品。

心血管科热文精彩推荐葡萄酒有效防心血管病心脏病变都写在脸上高血压用药11大疑惑治好高血压7点必看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动作胆固醇扣动猝死"扳机"合理膳食向心梗说NO牙多黑血管就有多"黑"

更多心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血管疾病门户

冠心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医冠心病

比如说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冠心丹参滴丸,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心悦胶囊,这些药物相对而言,有助于更好的缓解患者心肌供血不足的症状,但是它并不能预防疾病的进展。在西医的理论里认为,中成药物治疗冠心病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作为主流的用药,尤其考虑患者目前已经发生的冠脉血管重度狭窄时,更是采用中成药物作为辅助用药,也就是说,可以吃这个药也可以不吃,但是并不是必须吃的药物。有研究显示,像芪参益气滴丸这样的药物,相对而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同时可以预防阿司匹林抵抗,所以建议可以跟阿司匹林共同服用,来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提高全社区冠心病的早期检出率,加强治疗防止病变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指的是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对没有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进行预防;

冠心病心肌缺血

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一、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时间为三到五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可伴有大汗。二、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的时候可以自行缓解。三、出现与易怒有关系的咽喉感以及烧灼感,紧缩感,牙疼等。四、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五、夜晚睡眠枕头低的时候感觉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到舒适。熟睡或者白天平卧的时候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坐起来或者是平躺能缓解。六、性生活或者用力排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部不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