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简称“脑白”,系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至脑膜或脑实质,使患者表现出相应的神经和/或精神症状。脑白可见于任一种白血病病程的任何阶段,尤其常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脑白的诊治也是白血病治疗的一项重要工作。

脑白的诊断:

(1)具有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尤其是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

(2)脑脊液:压力增高>200毫米水柱;脑脊液中白细胞数>0.01×109/L;脑脊液蛋白定性实验为阳性或蛋白定量>45mg/dl;脑脊液中可找到白血病细胞;

(3)排除了其他原因造成的神经系统疾病或脑脊液相似改变。

在上述诸条中,以脑脊液中找到白血病细胞最具诊断意义。

脑白的防治:

CNSL的预防:治疗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的同时,即应做鞘内化疗,甲氨喋呤10mg加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可同时进行头颅放射治疗,总量2400cGY,2~3周内分次照射,还可用大剂量全身化疗以及多种措施联合应用。

已确诊的CNSL患者,建议先行腰穿鞘注,每周2次,脑脊液正常后改为每周一次,共4-6周。也可以在鞘注化疗药物至脑脊液白细胞数正常、症状体征好转后再行放疗,头颅放疗剂量2000-2400cGy,脊髓放疗剂量1800-2000cGy,分次完成。进行过预防头颅放疗的患者原则上不必进行二次放疗。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多发生在白血病化疗后缓解期,或复发病例,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昏迷,脑膜刺激症状。CNSL的发生提示白血病复发,预后差,故做好CNSL的预防尤为重要。

【名医在线编辑特约供稿】

白血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白血病潜伏期

白血病一般是没有潜伏期的,如果患者有高危的因素就有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作。临床上白血病发生主要跟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系。第一可能跟患者体内基因突变有关,体内存在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得病。第二可能跟家族遗传有关,家族中有白血病的患者也更容易得病。第三可能跟患者长期接触一些化学物质,比如苯,氢醌等有关。第四可能跟患者所处的环境有关。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如何区别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区别:1、急性白血病主要是因为它的白血病细胞处于原始阶段,或者早期的幼稚阶段,它的自然病程比较短,只有数个月。病人的症状表现的比较重,贫血、出血、感染、骨痛这些症状明显。2、慢性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分化发育的比较成熟,它的自然病程也比较长,能达到数月甚至几年,他的病情的症状比较轻。例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病人,可能就是一个单纯的淋巴结的肿大,血常规表现为一个淋巴细胞的增多,但是病人在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之内,淋巴结和血细胞的变化不明显。

白血病分为哪几种

白血病的分类如下: 1、白血病根据细胞来源的不同,可以分成髓系白血病、淋巴系白血病、不能分型的白血病、混合来源的白血病。 2、根据病程的急性与慢性,又可以分成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 3、如果有各个器官浸润的情况下,按照白血病细胞的系列来分,可以分成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等。急性白血病往往突然出现的发热,尤其是高热、贫血、面色黄白、乏力,或者是一磕碰之后,身上容易有瘀斑和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