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也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

常常有人认为“有了症状才是病、才要治疗”,但有些疾病,其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就是其中之一。

据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会统计,目前,美国有2700万人患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而在中国,甲减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患者尤以年龄较大的女性为多,约占患者总数的8%—10%。甲减是由于血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而引起的疾病。

甲减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其中女性患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偏高,这是由其生理特性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甲减患者可以从容貌上看出来。他们大多会虚胖、面部浮肿、舌大、毛发稀疏、干枯,且面色苍白蜡黄,目光呆滞、少言寡语,吐字含糊;此外,还容易疲乏、怕冷,出现皮肤干燥少汗、指甲脆等现象。但临床上还有不少亚临床型甲减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因此,即使出现并发症也容易被忽视。

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正常水平应为4.5豪单位每升或略低。若高于10豪单位每升,那患者出现心衰的概率就会翻番。

甲减导致心衰,其原因可能与心肌细胞间质水肿,左心室扩大,及心包积液等因素有关,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病情若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心衰。甲减患者若出现心衰,治疗时,首先应该纠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然后,根据病情,适当用一些抗心衰药物。

由于tsh只能通过血液检测才能判断,因此中老年女性应该定期查血,以便及早发现甲减,防止心衰并发症。

慢性心力衰竭怎么预防

①避免各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防治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避免过劳、控制心律失常、限制钠盐、避免应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对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已有心功能不全者应节制生育。

②积极防治影响心功能的合并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等。

③积极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对于以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应注意进行以下的预防措施:

1.预防感冒

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

2.适量活动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饮食宜清淡少盐

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免盐。

4.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慢性心衰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它是很多器质性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出现的心脏功能的这种衰竭。它的发生很复杂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心脏功能的丢失,因为心脏最核心的功能是心室本身的收缩功能,它像一个泵一样把血从大的静脉里抽回来,抽到心脏之后经过到肺养合,再像泵一样散到外周去供给我们全身的重要脏器的供血,比如大脑、肾,所以当、人发生心梗的时候心脏的心肌细胞会丢失很多,心脏的泵功能就会丢失,叫心力衰竭。周围的脏器组织会出现供血不足的表现,会造成外周血的瘀滞、成水的储留,出现肺水肿呼吸困难,这种表现叫称为心衰。实际上心衰是一个很复杂的临床状态,不光是刚才说的心梗很多其他的病,比如长期的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的心脏病、心肌病,包括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也会出现心衰。

慢性心衰有什么表现

慢性心衰要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表现还是与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的表现有关系。表现为体循环的缺血、血压降低、肾脏供血不好少尿或无尿,会导致我们的肺循环的淤血,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最严重时出现的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病人会端坐呼吸,可以在肺脏听诊的时候,会听到明显的干湿性啰音、呼吸困难、咳嗽。

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法

对于慢性心衰还应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称体重,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还有目前出现了很多新药如左西孟旦、人重组脑钠肽、伊伐布雷定、AVP受体拮抗剂,均可用于治疗慢性心衰。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