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

相信对于心律失常这个疾病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这个疾病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那么关于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相关内容介绍是怎么样的吧:

正常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先后经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和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至心室。该种心律称为窦性心律。

当激动起源部位、频率、节律、传导时间和途径等一项或多项发生异常时称为心律失常。

1、诊断

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时心率、节律、起止特点、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等并结合心电图检查常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希氏束电图,心腔内电图等电生理检查。

2、临床表现

(1)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者频率过快、过慢或节律不规则时,称为窦性心律失常。

①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者,心率100次/分。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心力衰竭等,甘些药物如阿托品和肾上腺素等亦可引起。患者除心悸外无其它明显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频率〉100次/分。

②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心率〈60次/分。常见于运动员、老人、颅内压增高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人。轻者无明显症状,心率过慢时可引起头晕,胸闷和心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频率〈60次/分。

③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节律不规则。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多无症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隔相差0.12秒以上。

④窦性停搏:窦房结于一个或多个心动周期中不产生冲动。常见于窦房结功能低下,洋地黄等药物中毒及高钾血症等。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感心悸,如停搏时间过长,可致眩晕、昏厥甚至猝死。心电图示很长一段时间无p波,其后可现异位节律点的逸搏。

⑤病窦综合征:系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及传导功能障碍。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脑供血不足肌病脑供血不足肌病脑供血不足肌病脑供血不足及心肌炎等。临床上以肌病脑供血不足肌病脑供血不足肌病脑供血不足肌病脑供血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主诉头晕和眼花等,重者可出现昏厥和抽搐,即阿一斯综合征发作。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也可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交替出现,称快慢综合征。

(2)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提早出现的异位心搏。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可分为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和室性早搏。可见于正常人,往往与精神紧张和吸烟等有关;亦可见于各种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心导管检查及服用洋地黄和奎尼丁等药物时。轻者可有心跳间歇和停顿感,重者引起心悸、气短、乏力和心绞痛。听诊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心电图特征:

①房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p—qrs—t波,p波与窦性p波略有差异;pr间期≥0.12秒;qrs波群与窦性者相似;多有不完全代偿间歇。

②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qrs—t波,qrs波为室上型,其前无p波或qrs波群前后可出现逆行p波;多有完全代偿间歇。

③室性期前收缩:提前出现qrs-波,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2秒,其前无p波;t波宽大且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代偿间歇。

(3)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系阵发出现的迅速而规律的异位心律。根据起搏点位置不同分为房性、房屋交界区性及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前二者统称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见于健康人,亦见于风湿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及洋地黄中毒等。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严重而广泛的心肌病变,也见于洋地黄和奎尼丁等药物中毒及心导管检查。阵发性心动过速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特点。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多有心悸、胸闷和头晕症状,除非发作时间长、频率快或基础心脏病较严重,一般较少引起显著的血液动力学障碍。而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者由于心排血量明显降低,易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休克甚至阿一斯综合征。体检示心率160~220次/分。心电图特征:

①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3个或3个以上连续的室性早搏;心率140~220次/分;不易辨认p波,节律绝对均齐;qrs波形态一般为室上型。

②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3个或3个以上连续的室性早搏;心率140~220次/分;qrs波时限>0.12秒;若发现p波,其与qrs波群无关,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可见心房本获或室性融合波。

(4)扑动与颤动:异位节律点发出冲动时,频率超过阵发性心动过速形成扑动和颤动。根据异位起搏点不同分为心房扑动与颤动(简称房扑,房颤)和心室扑动与颤动(简称室扑、室颤)。房扑和房颤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冠心病等,亦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和洋地黄中毒等。室扑和室颤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低钾血症及洋地黄中毒等。房扑或房颤可引起心悸、胸闷等,如果发作时心室率过快或原心脏病严重者,可导致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竭或休克。另外,心房栓子脱落可致体循环栓塞,以脑栓塞常见。房扑或房颤发作时,体检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一、脉搏短绌。心室扑动与颤动是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之一,患者突然意识丧失、抽搐,检体脉搏消失,血压下降为零,心音消失,继而呼吸停止。心电图特征:

①房扑:p波消失,代之以240~350次/分、形态、间隔、振幅绝对规则的f波;qrs波群多为室上型,房室传导比例多为2~4:1。

②房颤:p波消失,代之以350~600次/分、形态、间隔及振幅绝对不规则的f波;qrs波群多呈室上型;r—r间隔绝对不等。

③室扑与室颤:p—qrs—t波群消失,室扑时代之以均匀连续大幅度波动、其频率为150~250次/分;室颤则表现为形态、频率、振幅完全不规则的波动,其频率为500次/分。

(5)房室传导阻滞:系冲动在房室传导的过程中受到阻滞。按阻滞程度可分为三度,第一度和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为不完全性,第三度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和洋地黄中毒等。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多无症状,听诊第一心音减弱;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心室率慢时可引起心悸、头晕及胸闷等症状,听诊除有心脏病杂音外,心律不规则;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轻者可无症状或感头晕、心悸、弊气等,重者可引起晕厥、抽搐,即阿一斯综合征发作,听诊心律慢而规则,约30~50次/分、大炮音等。心电图特征:

①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延长>0.20秒,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群。

②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型: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期逐渐缩短,若干个心搏后有—qrs波群脱落(文氏现象);ⅱ型:一系列正常心搏后突然出现qrs波群脱落。

③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心室各自均匀搏动,心室率慢于心房率,如果阻滞部位较高,qrs波群为室上型,反之qrs波群宽大畸形。

(6)心室内传导阻滞:指希氏束分叉以下的传导阻滞,一般分为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前和后分支传导阻滞。心脏听诊无特异性发现。心电图特征:

①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群时限>0.12秒,ⅰ导联s联波增宽,v1导联呈rsr1型,v5、v6导联r波窄高,s波宽,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群时限>0.12秒,v1、v2导联呈rs或qs波,ⅰ导联及v5、v6导联r波增宽、有切迹、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上面这些内容就是关于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的一些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这些内容的介绍能够带给广大的朋友们一些有用的帮助,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心律失常的发生是非常的危险的,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的措施。

心律失常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律失常类型

心律失常本身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定义,它可以是心脏冲动的频率出现异常,比如过快或者过慢。也可以是心脏的节律出现异常。还可以是导致心脏冲动起源部位的异常,还可以是传导速度或者是激动次序的异常。那么按照它发生的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冲动形成异常;第二大类是冲动传导异常。那么冲动形成异常,又可以分为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而冲动传导异常可以分为三大类:1、生理性的;2、病理性的;3、则是房室间传导途径的异常,也称之为预激综合征。

严重心律失常

严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一,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为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性早搏形成的心动过速,起源点为心室肌,心室率非常快,可以在150次/分以上。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过长可以导致低血压,大脑低灌注,严重者可以引起晕厥甚至猝死。二,室颤。室颤为恶性的心律失常,可以引起猝死,一旦发生需要立刻进行除颤治疗。三,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可以导致心跳停止或者是严重心动过缓,大脑因为长期的供血不足可以引起抽搐,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心律失常怎么回事

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主要有两个:第1个是冲动形成异常,在我们的窦房结、结间束、冠状窦口附近、房室结的远端和希氏束-浦肯野系统等处的心肌细胞都有自律性,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改变,可以导致不适当的冲动发放。此外,原来没有自律性的心肌细胞,比如心房心室肌细胞,也可以在病理状态下,出现异常的自律性,导致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第2是冲动传导异常,折返式快速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发生机制,产生折返的基本条件是传导异常。另外如果冲动传导至某处心肌,恰逢生理不应期,可以形成生理性阻滞或者干扰,传导障碍并不是由于生理性不应期所导致的就成为病理性传导阻滞。

科普文章

更多

窦性心律失常说明什么

窦性心律失常说明患者的心脏存在疾病会对患者的心脏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积极的做好治疗,防止病情恶化。窦性心律不齐,通俗的讲就是心跳的规律不整齐,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心悸、胸闷、头晕以及晕厥等,引起的

室上性心律失常严重吗

室上性心律失常一般不严重,但具体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心脏健康状况、持续时间有关。 1、临床症状: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症状,例如晕厥或心力衰竭等。然而,有些人可能会经历心跳过快、心悸、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 2、心脏健康状况:如果室上性心律失常是由其他心脏疾病引起的,例如心肌梗死或心脏瓣膜病等,则可能会对心脏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 3、持续时间:如果室上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过长或发生次数过多,则可能会导致心脏肌肉受损,从而引起心脏功能的降低,就比较严重。 多数情况下,室上性

心律失常用什么药最好

心律失常用药并不是绝对最好以及最有效的方式,可以结合个人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而药物又分为钠通道阻滞作用、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以及钙通道阻滞药,还需要注意心律失常的药物,专业性相对比较高,最好是在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