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也能“轻瘫”

胃是一个能动的“肌肉袋”,由斜行、环行两层强劲的肌肉构成,这里的“动”主要就是来回反复的蠕动和一股脑儿从胃窦部向幽门口的驱动,目的是排空胃内容物,即胃排空。我们的胃很辛苦,且不说喜庆宴席,一天三餐就忙个不停:大块、粗糙的食物靠它研磨变小变软,即便是喝进的茶水、汤和饮料,也要靠它的蠕动往下送行,不同于普通口袋的是,这些活动都受迷走神经支配。不难想象,如果胃部肌肉本身或支配它的神经有了病,胃会成个什么样子;装满了排不出去;胀大了,缩不回来,这就是“胃轻瘫”。

引起胃轻瘫的原因多多,最重要的是糖尿病,将近半数糖尿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胃瘫,有的甚至还不为病人所知——没有症状。胃炎、胃溃疡、感染性胃肠炎、尿毒症、肝昏迷等都可发生胃轻瘫。甲状腺功能减低也是常见原因之一。胃肠道手术后,长期卧床,某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颠茄、654—2等)、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可引起胃轻瘫,情况各有不同。

一个勤劳工作、不知疲倦的胃“瘫”了,会出现什么症状呢腹胀:最多见,主要在上腹部,吃干吃稀都胀。早饱:不到平素吃的饭量就饱了——早早饱了,典型表现就是大白馒头吃一半扔一半。恶心、呕吐:饭后出现,甚至将前一顿(天)所吃的都吐出来,且有酸腐味。胃痛:并不剧烈,隐隐作痛,饭后为重。这些症状久了,人也就渐渐消瘦下来。

但是,并非有上述症状者就可诊断胃轻瘫。首先要经过胃镜,至少是钡餐透视,排除胃肠道癌肿,然后经胃电图、胃排空检查确认有排空迟缓才能做出诊断,更重要的是结合临床情况找出致病原因,针对性的加以治疗。

在生活起居方面的配合也很重要,应该树立治疗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研究表明,精神神经因素对胃肠道运动很有影响。饮食方面,症状重时可少吃多餐,但要定时。尽量避免高脂饮食,高脂饮食本身延缓胃排空。少吃高纤维素食物,以免在胃内形成结石,柿石就是其中一种。前面提到可以引起胃轻瘫的药物也要慎用。

使用促动力药有较好的疗效。常用的有吗丁啉、普瑞情思(又名西沙必利)、胃复安、曲马布汀等。这些药均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由于各有其适应证和不良反应,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消化不良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消化不良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罗马标准,符合以下标准,即可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第一,存在下述一项或多项临床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中上腹部疼痛、中上腹部烧灼感等症状。第二,病程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三个月症状符合上述的诊断标准。第三,需要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包括做胃镜检查。还要注意,一定要除外其他一些病变,比如各种胃肠道疾病、肝胆胰腺疾病、肾脏病、糖尿病、风湿性疾病等,才能诊断。

消化不良表现

小儿消化不良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主要的症状有腹部疼、胃胀、嗳气,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佳,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孩子的生长。部分患者儿童可能出现神经方面的问题,如神经萎靡、容易烦躁等症状。当表现明显时,可以适当的服用增进胃动力的药物和抗酸药物如铝碳酸镁等。

孕早期消化不良

孕期的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孕妇体内激素的分泌影响,因为孕激素含量会有所增高,所以就会导致胃肠道的蠕动减弱,胃酸的分泌减少自然就会有消化不良。孕妇消化不良是一种孕期的正常反应,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如果不严重的话,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担心。一旦出现了消化不良,可以吃一些酸味的食物是能够有助于消化的,同时可以吃一些淀粉类的食物或者是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