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增厚的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颈动脉内膜

解剖学上,颈动脉分为三层,由外向内依次为外膜、中层和内膜。正常情况下颈动脉内膜和中层的厚度之和不超过0.9mm。如果超声检查二者厚度超过0.9mm,就说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很多原因可以引起颈动脉内膜增厚,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病理生理学过程如下:血液中的胆固醇进入了血管内膜下,在此聚集并发生炎症反应(不同于普通老百姓所说的细菌性感染性炎症)等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此时如果不给予控制,例如控制高血脂、高血压、吸烟、高血糖等,胆固醇就会在此大量聚集,造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进一步增厚。当其厚度超过1.3 mm时,临床上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形成。若斑块继续增大,则会导致颈动脉管腔狭窄,引起颈动脉供血减少甚至中断,严重时导致脑梗死。打个比方,就如同水管里的水垢越积越厚,最后堵塞水管。

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治疗

单纯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应当尽管不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但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颈动脉是全身动脉系统的一个“窗口”,它可以间接反应其它部分动脉(如颅内动脉、冠状动脉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可能性。研究发现,颈动脉斑块或狭窄的人群,其更容易罹患冠心病,脑卒中等。因此及早的发现治疗容易引起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等,有利于避免或延缓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和进展。当颈动脉内膜增厚形成斑块,导致了颈动脉明显狭窄(狭窄≥50%),其治疗与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相同,应该立即接受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治疗,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此外,多数患者还应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若颈动脉斑块未导致明显狭窄(狭窄程度<50%),则需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病或其他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具体的需要心内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做出综合判断。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什么是颈动脉颈动脉的作用是什么

医学上颈动脉是有特指的,不是说我们颈部的所有血管都叫颈动脉,一般是指我们颈部的位于颈部的左右的前方大的血管,分为左边的颈动脉和右边的颈动脉,这个颈动脉它主要供应我们大脑半球的。平时的高级活动走路、运动、打球、写文件、跟别人说话、思考问题、考试、晋升或者是帮别人商量什么事,这个叫高级神经活动都是由我们的大脑来把控的,因此颈动脉就非常的重要。

什么情况下颈动脉需要手术

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以上是明确是需要做手术的,如果症状很明显,即使颈动脉的狭窄没有到70%,在60%的时候,咱们也是需要考虑进行手术干预的。 如果这种情况下,咱们不进行干预,甚至是只吃抗血小板的药,像阿司匹林、波立维这样的药和降脂药,他的脑梗的发生率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在这种情况,评估对比手术风险之后,咱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有明确的症状,而且狭窄程度,达到了60%至70%以上,是一定要考虑手术治疗的。

颈动脉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哪种更好

颈动脉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都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方法,两者各有利弊,一般当狭窄病变,位于颅外段手术可及的部位,首选CEA,因为颈动脉剥脱术可以把里面的斑块剥除,相对比较彻底,手术以后再狭窄率比较低,也不需要终身服用抗血板的药物。但是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考虑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比如狭窄的位置在颈部,位置比较高,狭窄的病变延伸到颅内段,手术无法达到剥除。另外有的患者伴随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无法进行全麻手术,不能耐受颈动脉剥脱术,那么可以考虑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颈动脉剥脱术以后,术后再狭窄的患者也可以考虑颈动脉支架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