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的发病机理及分类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的,我们对于肛周脓肿一定要及时的去检查和治疗,那么关于肛周脓肿的发病机理及分类是什么样的呢?

肛周脓肿的发病机理及分类

1、病理肛管直肠周围感染可分为3个阶段:①肛腺感染阶段;②肛管直肠周围脓肿阶段;③肛瘘形成阶段。

肛腺感染后在内外括约肌之间生成脓肿,然后沿联合纤维向各方面蔓延,发生各类脓肿。向下达肛周皮下形成肛周皮下脓肿;向内至肛管皮下组织内形成脓肿或破溃;向外穿过外括约肌至坐骨直肠窝形成坐骨直肠窝脓肿,有时继续向上穿过肛提肌形成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脓肿可围绕肛管及直肠的下部由一侧蔓延到另一侧形成马蹄形脓肿。

2、分类

(1)按感染病菌分类:①非特异性肛周脓肿:由大肠埃希杆菌、厌氧菌等混合感染引起;②特异性感染:临床较为少见,以结核性脓肿为主。

(2)按脓肿部位分类:①肛提肌下脓肿(低位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低位马蹄形脓肿等;②肛提肌上脓肿(高位脓肿):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和高位马蹄形脓肿等。

(3)按脓肿的最后结局分类:eisenhammer(1978)将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分成瘘管性脓肿及非瘘管性脓肿2大类。①非瘘管性脓肿:凡与肛窦、肛腺无关,最终不残留肛瘘者,均属非瘘管性脓肿;②瘘管性脓肿:即为经肛窦、肛腺感染而致,最后遗留肛瘘者。

由于肛痈患者大多数是以局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而入院的,同时又伴有发热等症状,所以易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紧张情绪。因而要求护理人员做好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接诊时要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向病人介绍医院的环境,使之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拘束。掌握和应用好语言艺术,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和蔼、体贴、亲切、真挚,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应对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组织结构、家庭内部情况及其患者本人的性格等加以了解,开展全方位的护理。

我们经过上文的介绍,已经了解了关于肛周脓肿的发病机理及分类是怎么样的了,肛周脓肿是比较严重的一种肛肠科疾病,我们对于这个疾病一定要积极的去治疗,生活当中应该要做好预防的工作,不吃上火的食物,多吃清淡食品。

肛周脓肿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肛周脓肿如何治疗

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有很多:1、药物治疗,也就是抗感染,对于一些表浅的脓肿可以口服广谱的抗生素就可以了,对于范围相对大或者位置相对比较深的一些深部或范围大的脓肿,往往需要联合用药,当然还可以用中药外敷或者外洗,中药外洗的有苦参汤、止痛如神汤等外洗或坐浴。肛周脓肿在初期的时候,可以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或者在肛周脓肿溃破以后用提脓丹或九一丹化腐提脓、去腐生肌。当然还可以采用中药内服,在明代的时候,在《外科精要》中就提出了如果在肛周脓肿初期的时候予以一些消散的中药,在成脓期可以给一些托毒的中药治疗,当然在临床上具体可以用一些仙方活命饮、透脓散、黄连解毒汤或托里消毒散,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药物。2、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手术治疗是根治肛周脓肿唯一的办法,可以采用切开排脓或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

肛周脓肿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肛周脓肿会导致肛门部疼痛,胀痛,排便时加剧,从而导致患者不敢排便。故长期的肛周脓肿会引起便秘。二高位的肛周脓肿。可能会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出现高热,寒战等,继而会出现头痛,疲倦,食欲不振等。三脓肿向会阴部扩散,会引起会阴部的疼痛,导致排尿困难。四感染入血。可引起脓毒血症,败血症等。五合并有糖尿病。会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危及生命。六肛周毛囊炎。这种疾病好发于尾骨及肛门周围,有排脓的外口和短浅的窦道。特征是在外口内有毛发和小毛囊。七肛瘘。肛周脓肿成脓后经肛周皮肤或肛管直肠粘膜破溃或切开排脓,脓液充分引流后脓腔随之逐渐缩小,脓腔壁结缔组织增生使脓腔缩窄,形成或弯或直的管道。八脓液流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易导致瘙痒及皮肤湿疹。九若反复发作经久不治,一方面导致肛门挛缩排便困难,另一方面侵犯括约肌,容易导致肛门失禁。

肛周脓肿发病率高吗

肛周脓肿是常见的肛周直肠疾病,占肛肠疾病的8%~25%,任何年龄均可以发生。临床上以20到40岁的青壮年多见,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男女比例约为4:3。相关的研究表明,饮食辛辣刺激,有吸烟饮酒习惯,有不良生活习惯,如排便时间长等人群,肛周脓肿发病率要显著增高,对于炎症性肠病,肛肠病,肛周脓肿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且预后不良。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再障,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也易诱发肛周脓肿。其中有克罗恩病史的患者肛周脓肿发病率高,性激素也是肛周脓肿的诱因之一。由于肛腺的发育和功能主要受人体激素调节,新生儿和婴幼儿,青年男性体内雄性激素水平较高,肛腺和脂腺发达,容易发生肛腺感染,肛周脓肿发病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