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大致癌因素可能诱发癌

癌症,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最不愿看到却又难以回避的字眼。生活中可能引起人类致癌的因素很多,究竟哪些因素更值得人们警惕?

吸烟:吸烟与80%的美国女性肺癌有关,它还会增加子宫癌、胰腺癌、肾癌和口腔癌危险。

年龄:55岁以上人群占确诊癌症病例的77%。人体细胞衰老与不良行为及外部环境都会增加癌症危险。

日晒:65%的致命皮肤癌黑色素瘤与日晒直接相关。

遗传因素:只有5%—10%的癌症具有遗传性。

性传播疾病:人乳头瘤病毒和乙肝,与某些癌症有关联。

肥胖症:肥胖会提高体内多种激素水平,为癌症提供温床。

饮酒:每天一杯酒会增加乳腺癌危险,酗酒更危险。

饮食:红肉和加工肉食会增加结肠癌危险。甜饮料会增加肥胖症几率,从而增加癌症风险。

不运动:5.0分。经常运动可降低肠癌、乳腺癌、肺癌及子宫内膜癌风险。建议每周适度运动150分钟或高强度运动75分钟。

避孕药:含雌激素的避孕药会加重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风险。停止服用避孕药,其致癌危险会随之下降。

辐射:生活中到处都有辐射,辐射较强的医学检查危险性更大,但必要的检查也不可少。

压力:长期压力会影响到免疫系统和DNA修复,不利癌症预防。

手机:近距离打手机有损健康,手机免提可能更有助于防癌。

双酚A:多项动物实验表明,双酚A(多含于塑料制品中)会增加癌症危险,因此最好避免接触。

起床后很快就开始吸烟,将显著增加罹患肺癌及头颈部癌症的危险。统计结果显示,起床后半小时内吸烟和1小时后再吸烟相比,罹患癌症几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起床后吸烟时间同平日吸烟量并无关联,起床后吸烟时间对肺癌及头颈部癌症而言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不受吸烟数量的影响。所以,烟民们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戒掉晨起一支烟的习惯,能彻底戒烟最好。

子宫内膜癌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子宫内膜癌是如何分期

子宫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手术病理分期,0期就是原位癌,一期就是侵犯到子宫体,一期根据癌灶的浸润深度了,又分为1A1B和1C。1A期的主要就是没有侵及肌层,1B期了浸润肌层小于二分之一,1C期是浸润肌层大于二分之一层。二期主要就是癌灶超出宫体,侵及宫颈,那么2A期就是侵及宫颈的黏膜和腺体,2B期就是侵及宫颈的间质层。三期了又分3B和3C,3A是指癌灶侵及了附件,在腹水和腹腔冲洗液中找见癌细胞,那么3B了就是指侵及阴道壁,那么3C就是指盆腔的脏器或者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转移。四期主要就是侵犯了膀胱和直肠的黏膜。

子宫内膜癌能治愈吗

子宫内膜癌我们不能简单的说能不能治愈。因为涉及到癌症主要参考的就是5年存活率。对于子宫内膜癌,如果是能够早期发现内膜癌,如果早期癌灶只局限于子宫腔内,没有基层侵润,这种早期内膜癌及早治疗基本上可达到临床治愈。但决定5年生存率的因素很多。比如:越早发现肿瘤的期别就越早,如果发现晚了后,如果肿瘤已经跑出到子宫以外了,已经有全身其他器官的转移了,这时治疗效果就较差了。

子宫内膜癌与哪些因素相关

子宫内膜癌作为妇科常见的四大恶性肿瘤,和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关的因素,首先就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失衡,而造成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比如说绝经过晚的女性,比如说怀孕次数过少的女性,她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都会有增高的趋势,第二个因素和家族史有关,第三个原因和肥胖有关,体内脂肪过高,在代谢过程中可以造成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比如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