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粘膜脱垂分类具体可分为哪三度呢

临床医学上,直肠脱垂分类有多种方法,我国的标准直肠粘膜脱垂分类具体可分三度。下面请专家为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有哪些呢?

Ⅰ度:粘膜脱垂型,是不完全脱垂,成年人常伴有内痔或外痔。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还纳,脱出长度3~6cm。

Ⅱ度:完全性直肠脱垂,不合并肛管脱垂。排便时,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因而常有血液及粘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脱垂,需要用手还纳,脱出长度8cm左右。

Ⅲ度:在Ⅱ型的基础上并有肛管及乙状结肠脱出。不仅在排便时直肠脱出,而且在咳嗽、打喷嚏、排气、行走、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脱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自己根本不能还纳,脱出长度12cm以上。

专家提示广大患者,要正确对待肛肠疾病,不要等到疼痛时,才意识到疾病的危害,如不清楚自己是否患有肛肠疾病,病情以免病情恶化。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直肠脱垂都有哪些危害

直肠脱垂的危害如下: 1、直肠脱垂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在这种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黏膜经常摩擦出血,出现溃疡,甚至是这种慢性的损害,也导致了结肠癌的发生。 2、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肠套叠和肠梗阻,使出现急诊的时候入院,甚至不得不去做肠道的切除或肠道的造口。 所以,在直肠脱垂早期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硬化剂的注射,或者是经腹腔镜直肠的固定早期进行解决,以免这个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不得不去做更大的手术。

直肠脱垂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直肠脱垂的并发症: 第一、出血,这时候的出血是因为直肠孤立性的溃疡,可能会发生大出血。 第二、肛门失禁,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二十的患者,表现是对气体的失禁,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七的患者是表现完全性的失禁,直肠脱垂引起失禁的原因包括:直肠脱垂产生实质性的直肠扩张,引起肛门内括约肌,持续性反射性抑制而松弛,尤其在老年患者因为耻骨直肠肌薄弱起不到作用,一旦内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就将引起失禁,第二分娩或长期用力排便,使会阴异常下降,造成阴部生产性损伤,使盆底盆纹肌去神经变性薄弱,肛管直肠测压有助于了解,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其中直肠粘膜脱垂,有肛管静息压的降低而直肠套叠,而存在肛管静息压和咳嗽时的降低。

直肠脱垂和痔疮有什么区别

直肠脱垂和痔疮的区别如下: 1、直肠脱垂是由于直肠黏膜及直肠肠道在盆底结构受损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出,而痔疮是由于肛垫下垂或血管扩张引起的。 2、直肠脱垂是肛门的括约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的肛门是很松驰的,而且是不痛,而痔疮只是肛垫的下垂,它的括约肌是没有受到影响的,所以它的脱出同时伴有出血或血栓,这种情况下的脱出病人通常会有不同的症状,比如吐血、疼痛、感染,患者的肛门是比较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