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欢迎来到中山市五桂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采用脐疗法治疗:祝您早日康复。脐疗简介一、什么是脐疗脐疗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适当药物,制成一定剂型(粉、糊、丸、膏、饼)填敷脐
欢迎来到中山市五桂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 采用脐疗法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脐疗简介一、什么是脐疗脐疗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适当药物,制成一定剂型(粉、糊、丸、膏、饼)填敷脐中或在脐部进行艾灸或热熨等物理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它是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内达脏腑,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脐疗的剂型(一)丸剂:(二)散剂:(三)糊剂:(四)饼剂:(五)膏剂:(六)丹剂:三、脐疗的方法药物贴脐疗法,历史悠久,名称很多,如敷脐、贴脐、填脐、纳脐、蒸脐、熏脐、熨脐、掺脐和灸脐、针刺脐部法、脐部拔罐法等多种。四、使用注意事项治疗前先用酒精棉球对脐及其周围皮肤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皮肤有破损者,最好不要使用脐疗方法。取仰卧位,充分显露脐部,用药后外敷纱布或胶布贴紧,也可用宽布带固定,覆盖于脐部,或将药直接放入布袋内,以防药物脱落。脐部皮肤娇嫩,如药物刺激性较强,或隔药灸脐次数较多时,宜在用药或治疗前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小儿尤应注意。由于脐疗药物吸收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个别患者(尤其用走窜或寒凉药时)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几天后可自行消失,不必紧张。用药后宜用消毒纱布、蜡纸、宽布带盖脐,外以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封,个别患者会对胶布等过敏,可暂停用药,外涂肤轻松软膏,待脱敏后继续。本法宜在室内进行,注意保暖,以免患者受凉,体虚者、老年人、小儿尤应注意。本法用于小儿时应妥善护理,嘱其不能用手搔抓或擦拭,以防敷药脱落。同时小儿肌肤娇嫩,不宜使用剧性药物,贴药时也不宜过久。五、使用脐疗的原则脐疗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有皮肤过敏者,不宜采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脐疗验方中有一些有毒、峻烈的药物,如巴豆、甘遂等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久病体弱及有严重心脏病患者,用药量不宜过大,敷药时间不宜过长,病愈即去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孕妇宜慎用或忌用脐疗,有堕胎或毒副作用的药物更应慎用或禁用,以免发生堕胎流产。辨证用药方能提高疗效。通常用药剂量不宜过大,更不应长期连续用药。治疗轻证,病愈则去药;慢性病或预防保健宜间断用药,一般一天换药一次,需用药多次以上,每两次用药之间要间歇5-6小时以上,每个疗程可休息二-三天。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如疼痛、过敏反应、病情加重等,应立即去药。六、脐疗的优点1.适应证广,奏效快:可用于内、妇、男、儿、五官、皮肤及其他各科,使用灵活,也避免了药物成分被破坏分解,奏效快捷,不仅一方治多病,而且一病可用多方。2.方法简便,易于操作:脐疗的操作方法非常简便,除急症外,一般数天换药一次,3.不需煎药、服药、注射:脐疗方法无痛苦,能免去患者的精神负担,对那些怕打针吃药及不能服药的患者尤其适宜,且易于学会和操作,医者可用,患者也可自疗,故易于被患者接受。4.价格低廉,节省药材:脐疗每次用量很小,且都为普通药材,药费低廉,患者能够承受,并能节省药材。5.药源广泛,取材方便:脐疗所用药物大都是普通中草药和家庭常备食物(如葱白、姜、蒜、花椒、盐等),易于采集和制作。6.贮存方便,随取随用:脐疗常用方药贮存方便,一旦需要,随时可用,有利于危急重症的抢救与治疗。7.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脐疗属外治法,一般无毒副作用,即使发生一些皮肤过敏或出现水疱等反应,可随时去掉或更换药物,症状就会自行消失,所以安全可靠。七、脐疗的作用脐疗一方面通过药力作用于神阙穴而祛病,一方面通过激发神阙穴以及通过神阙穴对五脏六腑、全身经脉的调节作用而起作用。概括起来,脐疗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回阳固脱用温通回阳类药物填脐可回阳急救,达到阳复厥苏的目的,可用于虚脱、昏厥、中风昏迷等急症。(二)健脾和胃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并且通过热熨等方法驱除寒邪、温化水湿,治疗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痞满、腹胀、泄泻等有效。(三)温补肾精、行气活血脐疗对于生殖疾病以及妇人的经、带、胎、产诸病效果满意,主要在于脐疗通过温补肾精、理气活血等药物的灵活运用,使药力充分被神阙穴吸收而发挥作用。临床用于阳痿、遗精、早泄、前列腺炎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产后恶露不绝、不孕等诸多疾病。(四)理气化湿、利水消肿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并调节肝、脾、肾的作用,使气机通畅,经脉疏通。可治疗小便不利、臌胀、水肿、黄疸等病。(五)敛汗固涩用一些收敛、涩精、固脱的药物敷于脐部,能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收敛止血、止带、固精缩尿,从而调整脏腑阴阳平衡而祛病。临床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带下、梦遗、滑精、久泄、遗尿等。(六)强壮祛病、养生延年脐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具有补脾肾、益精气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并可延年益寿。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六腑
从中医基本理论来讲,我们经常听说五脏六腑,但是中医中的五脏六腑,五脏包括肝、心、脾、肺、肾,六腑包括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胃,五脏只有虚没有实,六腑往往只有实没有虚,是相对而言的,五脏为藏精之所。从中医的理论来讲,人通过正常饮食,摄入营养物质,通过脾胃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再通过脾脏的运化输送到人体各个部位,以达到人体平衡运转,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终极目的。
2020-06-04
早泄和五脏六腑有何关系
早泄跟心肝脾肺肾都有关,尤其跟肾的关系是最为密切,如果肾气不固则精关不固,就容易发生早泄,所以先天禀赋不足的或者是频繁手淫纵欲这些情况,伤害了肾气,导致了肾气损伤精关不固,不过就容易发生早泄了。那么肾阴虚火旺也会导致精室受扰,也容易发生早泄,此外心脾两伤的,脾主升摄,脾气不升的话,精关开合也会出现问题,这样也容易导致早泄的发生。除此之外我们讲到肝,肝是主疏泄的,这个精关的开合方面。如果肝气郁结、那么疏泄失常、也会引起早泄的发生。如果过度的劳倦,包括思虑伤脾了、导致君火过旺,君火不能下次制约下火,下火扰乱精室这也会引起早泄的发生。
2020-06-03
中医学的脏腑有什么特点
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是,《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而六腑传话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五脏主藏精气,而不传泄水谷,具有满而不实的特点。而六腑传话水谷,而不贮藏精气,具有实而不满的特点。由于五脏主藏精,故而病理上都有,精气不足的虚症,因而治五脏的病,当以补益精气为主。而六腑主传话物,所以在病理上多传话,多有传话不利的实证,因而治疗六腑的病,当以通利为主。
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