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养生三关键:常按4个穴位

  失眠是一件让人非常痛苦的事,很多人都因为失眠而烦恼,那么如何摆脱失眠困扰呢?想必这成为无数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经常蹬腿、按摩是可以有助睡眠的额。

  常“蹬腿”助睡眠

  中医理论认为:诸病因寒起,寒从足下生。脚为诸阴所聚,最易发冷。因此,许多女性及老年人一到冬季便手脚冰凉,怎么揉搓都无法温暖。这时可选择睡前练习一下“蹬腿操”,既可暖足,又能助眠。

  “蹬腿操”的方法很简单:入睡前,在床上平躺,双手抱头,由慢到快做蹬腿运动,每腿可做3分钟,然后再换另一条腿,反复进行,至腿脚发酸为止,具体时间和次数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逐渐增加。同时,可在睡前多用热水泡泡脚,泡脚时揉揉脚底,也能起到暖足和助睡眠的作用。

  按摩穴位赶走失眠

  涌泉:此穴位于人体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内经》:“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做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可补肾安神。经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的功效。

  太溪:肾虚或阴虚火旺者,按摩太溪穴。此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经常按摩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效。

  神门:心气虚或心血虚者选神门。此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是心经的原穴。按摩神门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可补益心气,安定心神,有安神助眠之效。

  太冲:肝火旺盛或肝气郁滞者选太冲。此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点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有清泻肝火,疏肝解郁之效。

  睡眠养生三关键

  一关键要规律。常言道:“眠不过子时。”中医认为,“阳入于阴则寐(入眠),阳出于阴则寤(醒来)”。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阴主静,故夜半应长眠,在子时(23点~1点)前就寝易于进入最佳睡眠状态。而“午时”(11点~13点)则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在午时休息30分钟,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正如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所言:“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以养阳;时至子,阳气渐长,熟睡以养阴。”可见,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睡好“子午觉”,是养生的一大法宝。

  二关键要和胃。古人云:“胃不和则卧不安。”饮食和睡眠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晚餐,往往直接影响睡眠的质量。晚餐宜吃些清淡、温和易消化的食物以帮助“胃和”,胃气和合,则阳易入阴,从而有利于睡眠。若吃些大鱼大肉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喝些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则易令胃气不和,导致阳不入阴,从而形成失眠。

  三关键要静心。俗话说:“先睡心,后睡眼”,强调了睡前静心的重要性。睡前力戒过多谈话、过度娱乐、忧愁焦虑或情绪激动,不看过分刺激的电影或电视节目,使心神得以平静,则阳气容易入阴。此外,睡前半小时可在庭院或花园中散散步,聆听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天籁之音,呼吸新鲜空气,可放松情绪,调节身心,帮助阳气入阴,对睡眠也颇有益处。

高血脂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高血脂挂什么科室

高血脂的患者到以下科室就诊: 1、内分泌,脂代谢的异常属于代谢疾病,过去常常推荐患者到内分泌科就诊; 2、如果患者得了冠心病以后才发现有血脂、血糖、血压的升高的问题,不单要看内分泌了,而是要去心内科来关注调脂药物; 3、神经内科也是一个就诊的科室,高脂血症患者常常伴有脑血管病,建议患者如果发现指标的异常应该及时就诊,在专科门诊进行用药指导,根据病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治疗处理,针对性的治疗处理,生活中注意个人合理的规划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食用,适度的运动、锻炼身体。

降血脂高血脂

如果通过饮食控制,患者血脂仍然高于正常水平,则可以应用降血脂的药物,可以口服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它主要是可以控制患者血清当中胆固醇的水平。另外,降脂药物应用期间,一定要定期复查肝功的情况,因为它们可以损伤患者的肝功能。如果患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升高,则可应用非诺贝特降脂治疗。

高血脂的控制标准是什么

每个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不同的,血脂的控制指标标准值也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请专业的心脏科医生来分析; 根据年龄性别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否吸烟等各种因素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然后根据分层的结果来确定血脂治疗的目标值; 因此经常把高脂血症的人分为几种,一类是低危中危的,高危的极高危的,因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动脉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到多少能够达标,这三种人也是不一样的,严格的来说对极高危的患者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的值一定要达到小于1.8mmol/L,而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低于2.6,低中危的患者可以略高一些,小于3.4mmol/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