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法专治—郁症顽疾

艾灸器灸,指用特制的灸器盛放点燃的艾绒在穴位或特定部位上进行熨灸或熏灸的一种方法。用艾灸器施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三》就有记载,“取干艾叶一斛许,丸之,内瓦甑下,塞余孔,唯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下烧艾以熏之”。至唐代则出现了以细竹管和苇管作为灸器的温管灸,或称筒灸。如《备急千金要方》载有:“截箭竿二寸,内(纳)耳中,以面拥四畔,勿令泄气。”当时,温管灸主要用治疗口眼歪斜和耳病。明代,龚信的《古今医鉴》中,提到以铜钱代替灸器。如果说,在明代以前的灸器灸的灸具是属于代用品的话。那么到清代,灸器灸就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专用灸器灸的灸具,诸 如灸板、灸罩及灸盏等。灸板、灸罩均见于高文晋的《外科图说》,前者为穿有数孔的长板,上可置艾绒,用以施灸;后者为圆锥形罩子,上有一孔,罩于施灸的艾炷之上。灸盏载于雷丰《灸法秘传》:“四周银片稍厚,底宜薄,须空数孔,下用四足。将盏足钉有生姜片上,姜上亦 穿数孔,与盏孔相当,俾药气可透入经络脏腑也。”除此之外,还出现核桃壳灸等法。

温灸器施灸,刺激温和长久,易为患者所接受,操作亦较方便。对某些病证尚有较好的疗效。灸器灸在现代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就有温简灸、温盒灸、温架灸、温罐灸和温管灸等多种类型。更值得一提的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还研制出各种不以艾火作为剌激源的非艾灸器,为灸疗增添了新的篇单章。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三阴交可以艾灸吗

三阴交是不可以天艾灸的。三阴交其实主要来说针对阴虚诸症,如果是有阴虚火旺的现象,其实是不适宜使用灸法的,也不宜使用三阴交,再有三阴交位于阴侧面,因此皮肤相对来说是比较娇嫩的,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不能够引起水泡,对皮肤的损伤一定要避免掉,因此三阴交的灸治主要来说看病症,病症合适可以灸,病症不合适是不能灸的。艾灸三阴交具有补脾益气,调和气血,调节内分泌紊乱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疾病。

艾灸治结节吗

艾灸通常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结节,但是具体的恢复效果也需要结合每个人的状况决定。艾灸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也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可以改善局部出现的肿胀以及疼痛的症状,但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并不能够单纯的通过艾灸的方式治疗。调理的过程中需要定时的到医院做复查,如果病情损害比较大,要及时的采取切除局部治疗。

艾灸多长时间灸一次

艾灸隔2天到5天的时间灸进行一次即可,艾灸可以起到拔毒泄热、防病保健以及延年益寿的功效。艾灸的见效需要长期进行,长期的进行艾灸,可以起到去除人体的寒气疏通经络的作用。艾灸的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患有寒湿痹症、虚寒腹痛腹泻以及血瘀等病症的人群,可以每天进行艾灸,每次的时长不宜超过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