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征兆说明宝宝可能生病了

  婴儿期到幼儿期的宝宝是无法表达自身感受的,因而,倘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无法具体传达给家长。所以,家长应知道宝宝生病前的征兆。

  宝宝生病之前的5个征兆

  1、情绪反常

  从情绪变化能看出宝宝是否可能生病,健康宝宝在他的需求得到满足后,精神饱满、两眼有神、不哭不闹,而且容易适应环境,但生病的孩子情绪往往异常。

  宝宝烦躁不安、面色发红、口唇干燥常是发热的征兆;而目光呆滞、两眼直视、两手握拳常是惊厥预兆;哭声无力或一声不哭往往提示病情严重。除以上明显征兆外,宝宝还可能表现出萎靡不振、烦躁不安或爱发脾气。

  对于宝宝因疾病而产生的情绪反应,父母一定不要对他呵斥,一方面要予以理解,另一方面更要爱护他。因为疾病和情绪可以相互影响,宝宝疾病会使他情绪发生变化,而不良情绪又会加重病情。

  2、食欲变化

  健康的儿童能按时进食,食量也较稳定。如果发现食欲降低、食欲突增或者拒食的话,往往是宝宝患病的前兆。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结核病、肝功能低下、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

  生病宝宝的食欲改变并不仅仅体现在食欲不佳上,有些疾病还会使食欲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儿童糖尿病,多饮多食,吃不饱,即使吃得多,体重也还是不升反降。

  3、睡眠不佳

  正常的婴儿一般入睡较快,睡得安稳,睡姿自然,呼吸均匀,表情自如。生病的宝宝通常夜间睡眠状况都不好,如:睡眠少、易醒、睡不安稳等。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和神经痛等都会使宝宝夜间睡眠不好,瘙痒、肠胃系统疾病或呼吸性疾病也会使宝宝从夜间睡眠中惊醒。

  睡前烦躁不安、睡眠中踢被子、睡醒后颜面发红、呼吸急促可能是发热;若入睡前爱用手搔抓肛门,可能是患了蛲虫病;患佝偻病的宝宝也常会在睡眠中啼哭,睡醒后大汗淋漓,平时容易激怒;而睡觉前后不断咀嚼、磨牙,则可能是睡前过于兴奋或有蛔虫感染。

  4、多汗

  生理性的小儿多汗常见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过厚等,还有的在吃饭或吃奶时全身出汗或额头冒汗,这些都属正常现象。且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也比成人多。

  而病理性出汗往往出现在小儿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如:平卧或睡眠时,也可能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病理性多汗除多汗外,往往还伴有其他的疾病症状,如营养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

  5、排便异常

  排便异常也是宝宝生病的征兆,便秘和腹泻都预示着宝宝身体不适。95%的便秘属于功能性原因,这并非身体本身异常,通常给宝宝多吃些蔬菜或其它高纤维食品就可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应该鼓励孩子多活动,增强参与排便肌肉的肌力,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病理性腹泻可从大便的性质来分析腹泻原因,如小肠发炎的粪便往往呈水样或蛋花汤,而病毒性肠炎的粪便多为白色米汤样或蛋黄色稀水样。专家提示:腹泻宝宝要控制食量,以便使肠道得到合理休息。

  如何让宝宝不轻易生病

  1、注意均衡膳食,增强自身抵抗力

  带宝宝外出时,要注意饮食温度以及卫生,切莫太过油腻以免消化不良。而在平时,妈妈们就可以通过饮食帮助宝宝增强抵抗力。菌菇、黄绿色蔬菜、薏米、山药、番茄、豆制品等都富有营养,能帮助宝宝增强抵抗力。另外,妈妈们也可以选择益生菌,帮助增强宝宝体内的抵抗力,从而降低发生过敏和肠道感染的几率。

  2、亲近大自然,远离拥挤人群

  妈妈们都知道,人口密度越大的地方受到疾病感染的几率就越大。春暖花开之时,妈妈们应尽量带宝宝去绿化比较好的地方。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阳光,能够带给宝宝良好的刺激,提高宝宝抵抗力。

  如果要带宝宝去一些公共场所,妈妈就要小心避免让宝宝接触到带传染病的人群。因为宝宝的免疫系统仍在发育过程中,还不能低于某些病毒。外出时,妈妈可以带一个口罩在身边,如果出现异常症状时可以帮宝宝戴上,以防万一。

  3、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良会让体内负责对付病毒和肿瘤的T细胞数目减少,生病的机率随之增加。专家建议成长中的孩子每天需要8~10小时的睡眠。

  4、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当感染不是很严重时,尽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统得到锻炼。这样当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敌人”时,已经训练过的免疫细胞便会产生出有针对性的免疫力,从而保护身体安全。

小儿肺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小儿肺炎胸片

小儿肺炎的时候拍胸片有两个目的:第一,胸片可以进一步支持肺炎的诊断。第二,通过拍胸片也可以了解是否有并发症,因为肺炎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的。比如脓胸,气胸,脓气胸,胸腔积液等等,当孩子出现并发症的时候会加重孩子的症状,严重的危及孩子的生命。如果孩子有气胸,必要的时候需要穿刺甚至闭式引流。如果孩子有胸腔积液,也可以给孩子抽液做化验,明确孩子胸腔积液的性质,了解孩子感染肺炎的病原体,根据胸腔积液的性质进一步了解孩子的病情,对孩子的治疗是有帮助的。

小儿重症肺炎

小儿重症肺炎除了有口唇青紫、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之外,多会合并其他器官的损害。心脏方面可表现为中毒性心肌炎,有烦躁、多汗、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音低顿的表现,心电图可显示ST段压低、t波低平倒置,可伴有心力衰竭、呼吸加快的症状。幼儿的心率大于每分钟160次,有奔马律,患儿可表现为极度的烦躁不安、面色青紫、尿量少、双下肢浮肿,肝脏迅速增大,短时间内增大至1.5厘米以上或3厘米以上。消化系统方面可有中毒性肠麻痹、肠梗阻和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小儿肺炎用药

小儿肺炎的用药物选择,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抗生素类。抗生素类的选择主要是要覆盖导致肺炎的致病菌群,同时要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最常见的社区性获得肺炎,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感染,一般选择阿莫西林,如果合并支原体感染,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第二大类的药物是对症支持的药物,如果孩子痰多,黏稠,不容易咳出来,可以选择一些化痰药物,比如说氨溴索口服液,或者是氨溴索注射液,如果孩子吃饭不好,没有胃口,或者是营养状况不佳,也可以选择营养支持的药物,比如说氨基酸类或者是维生素合剂。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