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癌因性疲乏的诊断主要是由患者的主观感受而定的,是由患者自己评价自身的症状及体征,不同癌因性疲乏患者症状的程度和表现均不相同,且癌因性疲乏并无明确的实验室指标或检查来协助诊断,因此目前对于癌因性疲乏的确诊较为困难。
国际疾病分类标准提出的诊断标准为:疲乏症状反复出现,持续时间2周以上,同时伴有如下症状中的5个或5个以上:(1) 虚弱感或四肢乏力;(2) 注意力不集中;(3)缺乏激情、情绪低落、精力不足;(4)失眠或嗜睡;(5)经过睡眠后感到精力未能恢复;(6)活动困难;(7)出现悲伤、易激惹、受挫感等情绪反应;(8)不能完成原先能胜任的日常活动;(9)短期记忆减退;(10)活动后经过休息,疲乏症状持续数小时不能缓解。
在诊断的基础上,往往需要参考量表来协助诊断,判断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和影响的维度。国外目前对该领域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已有很多成熟的量表用以癌因性疲乏的评估,我国学者已借鉴了很多国外的测评工具,近年来逐步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疲劳评价量表,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目前用于癌因性疲乏评估的量表主要分成两类:单维度量表和多维度量表。
单维度量表主要用于测量癌因性疲乏的程度,这些量表可操作性强,较为准确,可量化反映不同时间患者的疲劳程度,有利于疲乏程度变化的检测及评估药物的疗效,故应用较为广泛,但缺点是不能测评复合式疲乏。疲劳本身就是多维度的主观体验,所以更适宜使用多维度量表。它既可以评估疲乏的持续时间、程度、性质,还可以评估疲乏对认知、情感、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但因涉及的方面较多,导致问题较多,答卷时间较长,可能会引起患者情绪的波动,从而影响评估。
在选择量表时,需要考虑量表的维度、适用人群和患者的完成率。单维度量表仅能测量疲乏的严重程度,而多维度量表在评估维度方面更有优势。由于患者所处的癌症阶段、疲乏程度、认知功能不同,量表的完成情况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