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与A/G检测值异常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非常旺盛的器官,是合成血浆蛋白的主要场所,除全部血清蛋白外,还有部分γ-球蛋白和β-球蛋白也在肝内合成.当肝有病时,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出现障碍,血清蛋白减少,可导致血清总蛋白降低.但由于炎症,肝细胞破坏或抗原性改变刺激免疫系统而致γ-球蛋白增高,弥补了血清蛋白减少的部分,这时总蛋白量可能变化不大,但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可能变小.为了反映肝功能的实际情况,在做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同时,还要测白/球比值.正常人血清总蛋白为60-75g/L,白蛋白为40-55g/L,球蛋白为20-30g/L,A/G比值约为:1.在分析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时,要结合临床考虑以下几种情况:(1)急性肝脏损害的早期或病变范围较小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A/G比值仍可正常.(2)慢性肝脏疾患时,如慢性肝炎,肝硬变及肝癌等,常出现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A/G比值减少甚至倒置,上述改变可随病情加重而更加明显.血清白蛋白和A/G比值的动态观察可提示病情发展和估计预后.(3)血清蛋白量和质的改变可见于某些肝外疾病,如总蛋白或白蛋白减少可见于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长期慢性发热及营养不良等;球蛋白增加可见于黑热病,血吸虫病,胶原性疾病及慢性感染.如果您没有既往肝病病史出现此类情况的话一般比值偏低原因是:白蛋白减少或者球蛋白增加.白蛋白减少是身体消耗增加,球蛋白增加是病毒感染后抗体增多(抗体是球蛋白).如果你既往有肝病病史,建议您让您的主治医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说明,因为在临床上化验结果只能作为参考的依据,不是确诊疾病的主要依据.很多检查结果都是动态的,比如孕妇的激素水平,不会处于一个水平线.仅凭白球比值偏低并不能说明问题.目前如果仅此项升高,你可以调节饮食,过一段时间复查一下!饮食上多食用菌类食品,如木耳,香菇,蘑菇等,能提高免疫力,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且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VC的含量,不饮酒不吸烟,减少肝脏负担;少食用和不食用油炸,腌制,油腻太大和辛辣带有刺激性的食品,以清淡饮食为宜,保持良好心情,用宽广的胸怀正视一切
肝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怎样查肝病

肝脏对蛋白质的合成与血糖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检查血蛋白和血糖,确定体内的酶是否出现了代谢异常,进而诊断中肝部是否发生了病变。此外,也可通过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等确诊肝部疾病。如果没有乙肝,也没有抗体需要进一步的注射乙肝疫苗,在注射最后一针三个月之后,还要复查看看抗体是否达到标准值。根据复查之后抗体的滴度,来决定下次什么时间复查乙肝五项。如果乙肝五项提示有乙肝,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还有上腹部B超。乙肝的检查方法:检查乙肝的项目一般包括这三个方面:一、HBA-DNA检测:HBA-DNA是乙肝病毒复制和传染的直接标志。二、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的检查。三、肝功能的检查:包括ALS、ALT、白蛋白、球蛋白等。

哪些肝病会导致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多认为与以下因素相关: 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的肝癌患者中乙肝病毒的检出率大概是在90%,丙肝病人的检出率大概是在10%到20%,那部分患者是乙肝和丙肝的重叠混合感染; 2、肝硬化,肝硬化是大多数肝癌的共同特征,约有70%的原发性肝炎都是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特别是合并有慢性乙型或者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硬化的病人身上,有调查研究表明每年约有3%到6%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到7%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肝癌; 3、肥胖和糖尿病,主要是导致了脂肪肝,脂肪肝导致的隐源性的肝硬化,认为是肝癌重要危险因素; 4、环境的因素,化学和物理因素的作用以及接触某些毒物以及放射物质,遗传因素和其他代谢障碍导致的肝硬化。

什么样的肝病会遗传

说到肝病遗传的问题,这里头首先有一个概念,咱们先分清,就是说遗传,跟传染这是两个概念。病毒性肝炎,是传染得的病,一般遗传是指,体内一些基因的变异,造成肝脏的一个疾病,体内基因的改变,造成肝脏的病变,这种叫遗传性疾病。比如咱们最常见到的就是,肝豆状核变性,它是由于铜的排泄不通畅,排泄不出去,积累在肝脏里边,造成肝脏损伤,还有血色病等等,这一类的由于遗传和基因改变,造成的肝脏损伤的疾病,叫做遗传性代谢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