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何治疗

本病多呈白限性,预后良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主要对症治疗。急性期,特别是出现肝炎症状者应卧床休息,并给予护肝等对症治疗,有明显脾大者应严禁参加运动,以防脾破裂,一旦怀疑脾破裂,应及时确诊,迅速补充血容量,输血治疗。抗菌药物对本病无效,仅用于咽或扁桃体继发链球菌感染时使用。重型患者发生咽喉严重病变或水肿者,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心肌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短疗程糖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何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果诊断明确,早期进行治疗,患者的预后一般是比较好的。本病的治疗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急性期间应卧床休息,有肝损伤时,保肝治疗,有细菌感染时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高热的患者可以使用退热剂进行治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脾肿大的患者应限制其活动,随时警惕脾破裂发生的可能,一旦怀疑脾破裂,应及时确诊,迅速补充血容量,输血治疗。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为每立方毫米100000~300万,即每升血液100×100000,超过正常上限值300多万,可称为血小板增生,其发生率小于1/100000,中老年40岁后发病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生,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增生,是指血小板缺乏引起血小板增生的原因。建议患者及早就诊治疗,注意清淡饮食,可以配合中药进行调理。它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的一类疾病,可表现为血小板含量异常增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生活当中不可以吃含嘌呤比较高的食物,不吃比较酸和过辣以及比较粗硬的食物,要严格的戒烟戒酒,平时的生活当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一些白开水,不可以喝碳酸类的饮料,按时的服用药物,定期的到医院复查。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有出血或者是脾大等症状,出血可能会引起内脏出血或者是颅内出血,颅内出血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或者是恶心干呕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最好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脑部检查,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内脏出血可能会出现大便带血,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引发并发症,比如有心肌梗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血液系统中骨髓增生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又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约60%的患者有jak2v617f基因突变。原发性的比较严重,对于身体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及时的和医生明确诊断,其临床起病缓慢,可有疲劳,乏力,以血小板增多,脾大出血和血栓形成为主要临床表现。要注意好饮食,避免病症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