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答疑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分期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上分了五期:1、第一期就是肝铜蓄积期是出生至五岁左右这样的孩子,由于游离铜在肝脏内缓慢蓄积,逐渐引起肝细胞脂肪侵润和肝小叶的增生,大多数患儿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少数的可发展为隐匿性的肝硬化,这时候就检查肝功能,查肝功能才发现转氨酶的会升高;2、第二期2A期,就是叫铜饱和释放期,5到10岁这样的孩子,游离铜在肝脏缓慢地蓄积,达到了饱和状态,再造成了肝细胞的大量坏死的同时,向血液中大量的释放铜离子,对红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部分患者的游离铜,以肝以外的组织进行沉着,2B期,也就是肝急性损伤期,部分患者虽然游离铜在肝脏的缓慢蓄积,达到了饱和状态,但铜向血液转移的困难,而游离铜在肝细胞浆内大量的相溶酶体转移,造成了组织的大量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急慢性的肝衰竭,也是成为负性的肝豆状核变性;3、第三期就是脑铜蓄积期,大多数发生在十岁以上,肝脏释放的游离铜,在全身各脏器重新分布,主要在脑肾脏和视网膜等组织中,大量的蓄积,然后导致了角膜色素环和肾小管的轻度变性,但一般这时候也不会出现神经精神的症状;4、第四期,就是神经精神期,此期这个时候除了发生了多小叶的坏死后的肝硬化,逐渐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椎体外系为主的神经症状,精神症状;5、第五期,疾病终末期,或者经治疗后缓解期,经过确切系统的驱铜治疗绝大多数的病人,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恢复工作或者是生活能力,而另一部分患者因误诊未为治或者是治疗不充分,迁延不愈日益加重慢性肝衰竭或者是严重的全身僵直挛缩进入了这个疾病的终末期。
结直肠癌的术后病理分期是怎样的
结直肠癌的术后病理分期会对术后的辅助治疗起指导作用,一期就不需要任何的辅助治疗;二期要选择一些有高危因素的;对于一些三级病人,还要建议做化疗根据文献报道的话,应该有15%到20%的病人,会从化疗其中获益,所以对三期的病人,建议要用FOLFOX或者,以及FOLFOXIRI方案进行化疗;对于四期病人,术前就要做一些化疗,还会进行术前的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从而通过手术,可以让病人获得一个治愈。
分子病理与常规病理有什么不同
分子病理是常规病理与免疫组化的深入与扩展,它是在在分子层面,也就是在细胞的DNA或者是RNA水平探查肿瘤细胞的异常状态。常规病理注重细胞形态学的观察,也就是肿瘤细胞是长什么样子的,与正常的细胞有什么不同。这个过程主要是在光学显微镜下完成的,免疫组化是蛋白质水平的检测也就是肿瘤细胞在蛋白质表达方面与正常细胞有什么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地方,这个主要是在免疫组化实验室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分子病理是在肿瘤细胞的DNA或者是RNA水平探查肿瘤细胞的异常。分子检测有多种方法,从常规病理的形态学观察到免疫组化的蛋白质水平的检测,再到分子病理的检测是人类认识肿瘤的发展过程。即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随着人类认识肿瘤水平的提高,分子病理在病理诊断过程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