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小板的危害和好处

献血小板属于捐献成分血,通常对献血者没有太大的危害,少数患者在献血小板后会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在献血一周后症状可以自行缓解。捐献血可以降低体内血液黏稠度,促使血液流速变快,能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血小板捐献与全血捐献相同,只是血小板捐献是将血液中的血小板分离,然后将剩余的血液送回体内,献血小板之前要对身体做检查,检查合格才可以捐献,血小板捐献对身体无害,但要注意合理捐献。另外,不要频繁捐款,半年一次即可。如果一次性鲜血的量不超过400毫升对身体基本没有什么影响,还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促进骨髓造血。一般都是献全血200-400毫升,再由血站统一制作成血小板、白细胞、浓缩红细胞等血制品。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血小板单位

正常数值应该达到10至30万,长到五六万又突然降到很低,这种情况还是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是做一下骨穿,来明确一下具体的问题。必要时虚进行骨髓穿刺确诊。正常人血小板至少在3万以上,目前只有两个单位说明血液疾病已经发展到了很严重的程度,由于血小板本身在人体主要是对凝血功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血小板过低就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内脏以及大脑出血而危及生命,所以建议及时输血小板,然后对症改善症状和治疗。血小板是人体负责止血的血细胞,它具有粘附,聚集,分泌,释放等一系列功能,在人体止血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数量降低了,人体就有发生出血的风险,血小板数量越低,出血的风险越大,在临床上,急性白血病患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经常需要输注血小板治疗。1个单位的血小板在30ml左右,在临床上,一般12个单位的血小板作为1个治疗量,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大概在300ml左右。

血小板单位

血小板需要储存在血浆中,一个单位的血小板需要大约250毫升的血浆。单位血小板数为2.5x10的11倍。血小板需要存储在血浆中,1个企业的血小板需要大概250mL的血浆。企业血小板数为2.5x10的11倍。献2个单位相当全血1600毫升.这不是说献出全血1600毫升,因为是献出血小板后,其他的成分血会输回你身体内.要求是要休息好,不要吃油腻的食物,豆类,具体事项可以问当地的血液中心.

血小板偏高

血小板主要起到聚集凝固帮助伤口止血的作用,若是血小板偏高,血液容易发生凝固形成血栓阻塞血管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如脑梗塞等。建议:血小板偏高的患者需要服用抗凝药物控制情况,避免发生血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增高由病毒的感染而诱发,比如一些诸如感冒等情况导致形成的炎性的病毒性的感染,例如癌症或病毒或其它原因都可能导致出现血小板的升高或者减少,因此平时建议多锻炼身体,一旦天气发生变化应该多添加衣物。2、也有情况来源于骨髓的增生性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比如白血病,某些急性的白血病会导致血小板改变。建议:可以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同时及早去医院检查血小板偏高的原因,针对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适量的运动,预防血栓的形成,尽可能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血小板主要的功能就是促进血液的凝集,当血小板偏高时,会造成血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