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导致腹水的原因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门静脉压力增高,正常时肝窦压力十分低,门静脉高压时肝窦静水压升高,大量液体流到Disse间隙,造成肝脏淋巴液生成过多,肝硬化患者常为正常人的20倍,当胸导管不能引流过多的淋巴液时,就从肝包膜直接漏入腹腔形成腹水。二、内脏动脉扩张,肝硬化早期阶段内脏血管扩张,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和心率等将有效血容量维持在正常范围,肝硬化进展期内脏动脉扩张更明显,导致有效动脉循环血容量明显下降,动脉压下降进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加抗利尿激素释放来维持动脉压,造成肾血管收缩和钠水储留。三、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硬化患者摄入减少,肝储备功能下降,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进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四、其它因素,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血症和炎症也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肝硬化腹水利尿

对于肝硬化腹水,应该根据腹水量的多少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利尿剂的使用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肝硬化腹水利尿剂的选择应该合理的搭配利尿剂的种类,做到更好的利尿的同时,还要保持电解质的稳定,通常选择呋塞米联合螺内酯进行利尿治疗,按照2:5的比例使用,使用的过程当中应该监测尿量的变化,电解质的平衡,根据尿量调整利尿剂的使用,同时应该积极的治疗原发病。肝硬化是临床慢性肝病的终末疾病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代偿期肝硬化以及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其中腹水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为常见,腹水的形成和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障碍等因素有关系。

肝硬化腹水利尿

对于中少量的腹水可以在控制饮水摄入盐的情况下,口服利尿剂,可以选择呋塞米联合螺内酯,按照2:5的比例进行口服,大多数的肝硬化腹水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应该针对基础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将门脉压控制感染人血白蛋白的支持治疗等,可以有利于腹水的消退,如果腹水量比较大,可以考虑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或者是腹水浓缩回收等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障碍、激素代谢异常等导致腹水的产生。

肝硬化腹水利尿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失代偿,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低蛋白血症,另外对激素的灭活作用丧失,也会出现体内水钠储留,所以患者会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等明显的体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利尿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减轻腹水的症状。但是使用利尿剂时一定不要大剂量使用,也不要使用速效利尿剂,例如速尿,容易引起水和电解质的紊乱,诱发肝肾脑病。在选择利尿剂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最好是以口服利尿剂为主,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静脉输液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