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暑的症状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会出现头疼、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者略有升高症状;2、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多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表现;3、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是指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型肌肉痉挛,多发生在下肢、背部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导致严重体内钠缺失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以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群,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疼、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症,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而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间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的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多见于健康年轻患者,常见于重体力劳动、体育运动,如炎热中长距离跑步或军训时发病,高热、抽搐、多汗或无汗、心率加快,它可以迅速发生,非劳力性主要是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的散热减少,如热浪袭击期间的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人可以在数天内发生,其环境为高热,直肠温度可以达到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障碍或休克,此外劳力者更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肝衰竭、DIC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是很高的,老年人也是中暑易发人群,所以在炎热天气,都要注意多补充水分、注意避暑。
中暑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中暑症状

中暑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多汗、食欲下降、胸闷、口渴、体温升高、心悸等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等症状。当发生中暑时应多喝热水、脱离高温环境,避免意外的发生。在中暑的分类中,放射病属于最为严重的致命疾病,其特征是高温和意识障碍、头痛以及疲劳等,若是体温超过40度,还会威胁生命。严重中暑也叫做热射病,说的是由于高温,体内过多的热量蓄积以及神经器官损伤引起的热损伤而引起的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热衰竭主要表现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精神疲乏、头晕、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热疗是最严重的类型,一般表现为高热、精神障碍、甚至休克、最严重的会出现昏迷、肝、肾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什么是中暑

中暑指的是外界温度增高的时候,身体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包括对体温的调节功能,包括心脏、呼吸、胃肠道,全身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病变,它可以从轻到重,有多种多样的表现。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小孩中暑怎么办

首先,把病人转移到一个凉爽的地方,松开或脱下他的衣服,让他舒服地躺下,在他的头和肩膀上放些东西。将海绵浸在酒精中或毛巾浸在冷水中擦拭身体,并尽可能冷却风扇以将体温降至正常温度。孩子出现中暑症状时,需要及时将孩子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其次解开孩子衣物,用冷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腋下、前胸等部位,如果孩子神志清醒,可以给予淡盐水补充身体水分。所以小孩出现中暑后应将孩子放置阴凉通风的环境卧床休息,然后给孩子多饮一些温水,不要饮大冷水,可以给孩子服用藿香正气水或者是煮一些荷叶绿豆粥,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轻微中暑以上方法就可以得到改善。小孩中暑主要是由于夏天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或者日晒引起来的,中暑后孩子会出现体热,乏力,出汗,头晕头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