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放射性肺炎

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临床高危因素包括肺的受照体积大、剂量高、女性、体力状态评分比较差、治疗前肺功能差、不吸烟以及放疗前进行过诱导化疗或者同期化疗的。
因此,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放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基本状况、自身条件、是否已经用过化疗、化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肺功能状况等来合理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医生而言,最重要也是必须重视的,同时能够防患于未然的就是对患者放疗前,治疗计划中各种计量学参数的评估,目前在精准放疗年代,每一个患者都有其个体化的放疗计划,医生可以在患者接受放疗前就非常清楚的知道肿瘤受到的剂量、正常组织受到的剂量、患者的肺部剂量是否过高,这样医生和物理师反复沟通之后,可以在计量学方面给患者一个比较安全的治疗计划。
放射性肺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放射性肺炎治疗方案

强的松是治疗放射性肺炎的最佳方法,激素可以迅速降低呼吸困难以及改善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对运动的耐受力,激素使用24小时后即可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症状,激素一般使用四至六个月,在治疗期间应逐渐减量,并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周期性的肺容量测定,来监测肺功能在取消强的松后的状况。应该注意有些病人停用激素后症状可能会比治疗前加剧一些,但激素对防止放射性肺炎的纤维化和减轻其最后的严重程度并无影响,然而强的松会推迟纤维化的发生。

什么是慢性放射性肺炎

什么是慢性放射性肺炎:慢性放射性肺炎说白了是急性发生肺炎。如果处理不好,患者的表现咳嗽、胸闷、气短,没有缓解。肺上的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胸部CT或者胸片上表现的炎性XXXX没有消失,就会逐渐转归为慢性放射性肺炎,一般的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的时间概念,就是区分。如何区分?现在还没有个明确的概念,但是大致划分就是说,从放疗开始的前三个月之内发生的肺炎,一般我们都认为它是急性放射性肺炎。超过三个月以后,就会是慢性放射性肺炎。它主要的表现是咳嗽、胸闷、气短,但是有时候和急性放射性肺炎也不是很明显的区分。

放射性肺炎治疗

如果一旦发现放射性肺炎,我们应该立即的停止放疗,病情重的放射性肺炎,可以尽早的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延缓肺部的纤维化。但是这种情况放射性肺炎要完全恢复或者是纤维化要逆转就难以做到了,因此我们如果有些患者需要做放疗,一定要注意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如果一旦发生,要立即的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