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颌骨骨髓炎

治疗冠周炎 肩周炎的牙源性感染是基础,对于预防发生颌骨骨髓炎有积极意义,如果已经形成了骨髓炎在急性期应该予以彻底的治疗,以免转入慢性,急性颌骨骨髓炎的全身治疗与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相同,主要为增强肌体抵抗力,药物控制感染如甲硝唑等等;
局部治疗重点在及时切开引流,拔除病灶牙,慢性颌骨骨髓炎应该努力改善肌体的状况,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拔除病灶牙,彻底清除病灶,刮治或者是摘除死骨。急性期最好能够把病症及时的控制住以防进入慢性。
颌骨骨髓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下颌骨骨髓炎症状

急性的颌骨骨髓炎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比如出现高热或者是寒战等症状,另外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肿胀疼痛,并且还会出现放射性的疼痛,同时,部分牙齿会出现松动,并有脓液从牙周流出,另外,患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如果感染累及到神经,会导致下唇出现麻木的症状。出现了颌骨骨髓炎的这种情况,最好是建议患者及时的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具体查看一下严重的程度,然后选择给予合适的治疗措施来进行治疗,比如进行手术摘除死骨就可以。颌骨的骨髓炎分为急性的颌骨骨髓炎和慢性的颌骨骨髓炎两种。

下颌骨骨髓炎的治疗

对于转为慢性的骨髓炎需要在静止期进行病灶的清理,去除坏死的骨质,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静滴敏感的抗生素,需要至少两周。早期静滴消肿、止痛药物及抗生素,及时处理牙周感染,需要在感染控制后拔出牙齿并放置引流、每天换药。牙引起的下颚骨骨髓炎,患者表现为唇部皮肤或牙龈的反复肿胀、疼痛,严重的甚至出现破溃伴有脓性分泌物,破溃长时间不愈合。

颌骨囊肿的手术适应证有哪些

颌骨囊肿分为牙源性颌骨囊肿和非牙源性的颌骨囊肿两大类。临床上以牙源性的颌骨囊肿比较多见。口内颌骨囊肿摘除术一般适用于下颌骨中型小型颌骨囊肿和上颌骨的大中小各型囊肿,特别适用于术中,需要同时拔除患牙的这种病例,但是囊肿的直径如果不超过一厘米而且牙齿又可以同时进行保留,也可以不必急于进行颌骨囊肿的摘除术,可以先用根管治疗的方法进行牙齿治疗。如果是囊肿比较大的情况下,尤其是下颌角或者是下颌升支比较大的囊肿有可能在术中术后出现病理性骨折,那么术前要准备好成型板,术中进行骨质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