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脾肿大

所属科室:内科

充血性脾肿大是由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脾静脉的炎症或血栓。常伴有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食道下端或胃底静脉曲张、腹水、消化不良等;同时伴有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的“三少”现象;同时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相关医生

医患问答

更多

充血性胃窦炎严重吗

弥漫性、充血性的胃窦炎是胃炎中比较严重的情况,如果患者仅是散在的充血灶,则炎症状况很轻,所以不同程度的充血性的胃窦炎要给予不同的处理,并且治疗的疗程也不同。比较轻的胃窦炎服药两周即可,比较严重的糜烂则需要服用4周到8周的药物才能明显好转。

什么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也叫充血性心力衰竭,它是各种心脏病的一种终末阶段,是因为心脏的泵血功能减低,心脏排血量下降不能满足机体组织器官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就叫它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初期表现是胸闷、呼吸困难、乏力,中期的表现是不能平卧,胃脘部胀满,双下肢的浮肿等。

肝脾肿大的表现

脾脏在超声下,如果男性的厚径超过4厘米,女性的厚径超过3.8厘米,或者是脾脏的最大长径超过11厘米,就可以诊断为脾肿大。超声下脾肿大可以根据其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的脾肿大。轻度的脾肿大,仅表现为超声的径线测值超过正常标准,脾脏的形态没有明显的改变,中度脾肿大表现为脾脏的各径线显著增加,仰卧位平静呼吸时在肋缘下就可以探到脾下缘,深吸气时超过三厘米,但是没有超过脐水平。重度的脾肿大,表现为脾的体积进一步增大,对邻近器官可以产生压迫性的移位,变形脾脏的前缘可以超过锁骨中线,甚至抵达腹正中线,脾脏的下缘可以超过脐水平线,以至抵达骨盆腔。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1.利尿剂,利尿剂包含了袢利尿剂,常用呋塞米或者是托拉塞米;噻嗪类利尿剂,比如说双氢克尿噻;保钾利尿剂,比如说螺内酯。 2.ACE抑制剂,有ACEI就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另外就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即螺内酯。 3.β受体阻滞剂,临床常用的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4.正性肌力药物,包括了洋地黄制剂和非洋地黄制剂。 5.现在还有很多新型的心衰治疗的药物,比如说常用的诺欣妥,这是目前治疗慢性心衰的一个有力的武器;重组人脑利钠肽,比如说新活素;还有一些钙增敏剂,左西孟旦;另外有新型的利尿剂,托伐普坦和伊伐布雷定等。

肝脾肿大中医诊断依据

肝脾肿大的中医诊断如下:肝脾肿大常常可以在胁下,触及到有形的肿块,位置固定不移,属于中医癥积的范畴。《金匮要略》有云,积者脏病也,终不移;《张氏医通》也说,积者为五脏所成,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始终,左右有所穷处;《景岳全书》说坚硬不移,本来就是一个有形的,所以把有形者称为积,而这些有形形成的积块,或者是因为饮食之致,又或者是因为脓血留在体内,凡是肢末凝聚,终于形成这个癥块,我们都把它叫做是积聚。病多数都是在血分,这是因为血有形,而且又很安静,所以肝脾肿大中医诊断属于癥积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