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大脑,越早就诊患者可能越获益。时间窗的目的就是要最大的获益和最小的风险,对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只能是规定的3~4.5个小时,在这个时间窗之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能使血管再通的机会增加,而出血的风险减少,可能使致残率降低,所以要在这个时间窗内及时地送病人就诊。对于一些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就诊患者,或者是经过评估以后有颈内动脉或者大脑中动脉大动脉闭塞的患者,可以采取动脉取栓的方法,目前我们公认的时间窗是在八个小时以内,当然对于一些严重的病情,比如意识障碍、后循环缺血的病人,这些患者的时间窗甚至可以延长到24小时,但是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强调早就诊,越早,血管开通的机会越大,挽救脑组织的机会越大,越早也会避免出血的风险增加。
语音答疑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急性脑梗死是什么意思?
急性脑梗塞又叫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进而导致了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综合症。急性脑梗死一般是血管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异常,血小板聚集造成大脑动脉血管狭窄、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急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是比较复杂的,其病因可以是血管或血液动力学的异常改变造成大脑动脉的狭窄和阻塞,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冠心病,肥胖等。
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 第一、有口角歪斜,肢体活动不对称或言语功能障碍,有就这些症状可做早期判断,判断可能是脑卒中,这种卒中是不是急性脑梗死要进一步到医院做相关检查,首先要排除低血糖,因为低血糖常会出现类似脑梗死的表现。 第二、头颅的CT要排除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和脑梗死,如不做CT时它的临床表现是一样的,所以要做个头颅CT把脑出血排除掉,如果想明确脑梗死的具体部位,还要进一步做头颅磁共振。 所以,脑梗死的诊断就包括靠临床早期识别和做头颅CT排除脑出血,必要时做头颅磁共振,确诊。
急性脑梗死主要发生哪些病变
主要是脑血栓形成,再一个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栓塞,比如空气栓塞、脂肪栓塞、心源性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各种栓塞。还有载体动脉的病变,动脉硬化斑块闭塞了,各种机制造成的血管闭塞,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脑梗死的病灶。根据缺血程度的不同,急性脑梗死的病灶,主要包括缺血性坏死中心,还有它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坏死中心和缺血半暗带,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延长,缺血坏死中心在逐渐扩大,缺血半暗带在逐渐的减小。
科普文章
更多胼胝体急性脑梗死临床表现
胼胝体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可能会出现听觉障碍、语言不清等表现。 胼胝体是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重要器官,可以为人体供应丰富的血液,当出现胼胝体急性脑梗死的时候,大脑半球会出现障碍,听觉、发音器官言中枢神经都
新生儿急性脑梗死能恢复吗
新生儿急性脑梗死大部分不能恢复,少部分能恢复,注意加强护理。新生儿急性脑梗死主要是血管堵塞导致脑细胞缺氧坏死,缺氧时间比较长时,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而少部分缺氧时间短暂,脑细胞未发生坏死,通过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是在4个半小时以内,尽量保证在3~6小时左右。 急性脑梗死属于脑部突然发生的血液循环障碍,通常发病后需要早期积极进行溶栓治疗,才能促进病情恢复。多数患者需要在4个半小时以内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