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发热的症状

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发展比较初期,患者处在心功能状态减退,机体有个自我修复过程,会导致体内神经兴奋性增加,心跳加快,同时激素分泌水平升高,患者心功能短期会有一个改善作用,但是带来副作用就是机体代谢会增强的,尤其对一些敏感的女性。或者会觉得浑身有一种发热的感觉,这其实是心衰早期代偿的全身表现,不需要专门去进行治疗,而是纠正心衰本身。还一部分心衰患者出现发热,尤其是肺部或者说泌尿器,容易出现感染,尤其见于一些老年人,这种感染可能症状表现为不是太典型,就是以发热为首发表现,这都是心衰导致发热常见的一些情况。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心力衰竭的分级

心衰的分级标准有四级,一级患者虽然有心脏功能改变,但是没有临床表现,活动也不受限制,二级在患者有心脏功能改变的基础上,休息时没有症状,但是在体力活动时可能轻微活动症状,如胸闷,气喘,感觉胸闷,心功能三级,在轻微活动后即可出现胸闷气喘甚至心绞痛气短或呼吸困难等,4级患者即使卧床休息也感觉到气场甚至呼吸困难,还伴有其他心衰的表现,如水肿。既然患者确诊是心力衰竭了,那么就需要积极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了,一般是采用利尿剂配合些扩血管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了。心衰的分级一般按照症状表现进行纽约心功能分级的,一共分四级,还有一种是科力普分级,是按照肺部的听诊范围进行分级的。心力衰竭分类多种多样:1、按发病紧急情况有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两种;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发病的紧急来分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很多高血压病、冠心病增加后,发展到后期可以出现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的步行距离,六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为重度心衰,150到450米为中度心衰,大于450米为轻度心衰,可作为参考。二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

慢性心力衰竭分级

二级,心脏病的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没有自觉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下可以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对于心功能的分级,把它分为四级:一级,患者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的活动不会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