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心肌梗塞
ST段抬高或压低的动态演变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II、III、AVF导联。下壁心肌梗死因其位于心脏膈肌上的心肌坏死而被称为下壁心肌梗死。对于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抗凝、扩血管以及改善人体微循环为主。血管闭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出现不稳定斑块,斑块破裂后,容易诱发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下壁心肌梗死常见的原因:由于右侧的冠状动脉出现了闭塞。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是说心肌梗塞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至少超过几个月以上,这种情况发生以后需要积极治疗,避免心肌梗塞再次复发。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控制好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饮食方面要低盐、低脂肪饮食,少吃动物的内脏、蛋黄、肥肉等;药物方面需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增加心脏供血预防心肌梗塞的再次复发。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
要注意的是,如果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的时候,要排除急性肺梗塞以及预激综合征等,仅单独的标Ⅲ导联出现Q波,一般没有临床意义。但是在进行心电图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在下壁导联,也就是Ⅱ、Ⅲ、AVF导联有病理性Q波的存在,Q波的时限大于0.04秒,Q波的深度超过本导联R波的1/4。陈旧性下壁梗塞一般是指患者曾经有过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病史,在心肌梗塞数月以后,患者没有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出现。
心肌缺血特效药
治疗心肌缺血,主要是可以选择一些有利于降低血压以及心率的药物,这样可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常见的具有这种功效的药物是硝酸酯类药物,如倍他乐克。心肶缺血是冠心病常见的一种病症,常见的症状有心慌,气短胸闷,心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心肌缺血的常用药有:丹参片,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心脑康等药物,如果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要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来进行缓解。另外,速效救心丸一定要舌下含服,直接吞咽不能有效缓解。对于心肌缺血的治疗特效药有以下: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如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者替格瑞洛。3.扩冠治疗,大部分都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
下壁心肌梗死怎么治疗
本身因为下壁心肌梗死对心脏的收缩力影响并不大,如果救治很及时,越早越好,如果在两个小时内给予患者进行溶栓或者应用PCI治疗,早期的血管再通,患者几乎可以获得完美的预后。心肌梗死时间长了,心肌坏死会导致患者心衰,因为右室下壁有的时候还会引起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会诱发心律失常等等。
下壁心肌梗死能自愈
下壁心肌梗死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脏病,这个部位的心肌梗死除了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以外,还可以影响心脏的传导系统,导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出现。这种疾病发生以后必须要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或者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的方法来减少心肌坏死的范围,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尽管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心肌梗死范围会缩小,症状会减轻,但是并不是说明已经达到了痊愈。
下壁心肌梗死怎么治疗
下壁心肌梗死在整个治疗上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之所以会出现下壁心肌梗死,多是由于供应下壁的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或者阻塞,短时间内开通冠状动脉,保证血流对下壁心肌供血和供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治疗的第一点是通过介入治疗或者溶栓治疗,除去冠状动脉内的血栓。第二点是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隶属于冠心病的范畴,多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所导致的。因此,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他汀类的药物。下壁心肌梗死还有一个特点,会出现心率减慢、血压减低,当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有些患者由于心率过慢,还需要应用临时的起搏器治疗,由于血压低,需要尽快的补液治疗。
下壁t波改变
通常如果下壁的T波异常,有如下几种情况:1、非特异性的T波改变,非特异性T波改变不具备临床意义,但是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如果出现特异性的下壁T波改变,就出现相对较为明显的心肌缺血性的改变。2、如果出现明显特异性T波改变时,患者有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症状。通常是因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因素,而引起下壁T波异常的情况。3、如果患者出现离子紊乱的情况,例如血钾降低时,也会有下壁T波异常的情况发生。
心肌缺血的治疗
心肌缺血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抗心肌缺血的药物,如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司匹林等,对于有高血脂、高血压的患者,还需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对于轻微的病人或者是血管狭窄不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使血管得到扩张。病情严重时需要做搭桥手术或放心脏支架。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不熬夜,禁烟酒,保持心情舒畅,低盐低脂饮食。
心肌缺血能预防吗
心肌缺血的症状表现为胸口憋闷的发作,如果是跟劳累相关也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具体要做到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要进行正规药物的治疗,包括我们说的尽可能把患者的血压降到偏低的水平 正常偏低,把患者的心率降低到比较偏低的水平,对患者的心率血压都降到比较理想状态的时候,这样心肌的耗氧量就会降到最低。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大家靠每日的服药,每日定期的服药只要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理想血压和心率的状态,心肌缺血的症状也是可以得到控制,即使患者从事一个比较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也可能不会表现出心肌缺血的症状。 再一个就是要提高痛阈,就是我们所说的平时要进行有氧运动,包括快步的走路或者也可以打打球,做一些其它的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提高心肌侧支循环的改善,也有助于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即使在有其它的诱发因素情况下,因为痛阈比较低,侧支循环比较丰富,同时心率血压,也比较理想的情况下,也可能不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心肌缺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