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囊肿怎么办
肛门囊肿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病程较长,刚开始时没有明显疼症状,自觉肛门周围有肿物,逐渐长大,长到一定程度能摸见有波动感觉,一般不会有发热症状,临床检查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没有异常,这时候彩超容易诊断。强调一下,它和脓肿不一样,肛周脓肿起病较急,一般在7天左右化脓,它同时可伴有全身高热症状,白细胞比较高,如果合并糖尿病,白细胞在2000左右,这时候急诊进行手术治疗,有人采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我们一般做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术后不容易复发。
肛肠手术后注意事项
视频摘要:肛肠手术之后需要注意的方面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饮食方面。第一,不能吃辛辣刺激的,保持大便的通畅,多吃一些富含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多补充一些维生素类的水果,保持非常好的精神状况,对疾病恢复要有信心,同时要注意每天局部的清洁、换药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同时要关注术后创面的恢复情况,必要的时候是需要抗生素治疗。
肛肠肿瘤切除后复发应该如何处理
肛肠肿瘤发生复发要区别对待,肛肠肿瘤分为良性、恶性。如果是良性肿瘤,在切除后复发以后,仍然推荐手术再次切除,这个能够达到一个根治的效果。对于恶性肿瘤切除以后再次复发,这个就要分情况而看了。假如这个复发还局限在原地,还能够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效果,那么仍然推荐手术。如果这个复发的肿瘤过于巨大,或者就说是出现了远处的转移,比如说是肝脏,肺脏或者就是局部浸润的侵犯的比较明显,对于周围的脏器损害比较大,像这种情况,手术达不到一个根治的效果,那么就不建议手术再继续切除了。像这种情况下,就要推荐手术化疗、放疗,还有生物治疗一些多学科,综合来对于这个疾病的评价,采取一个对于病人来说最好的一个办法。
肛肠科查什么
肛肠科疾病的检查,首先是问诊,再根据问诊的情况,做一些常规的检查,包括肛门周围的视诊和触诊,这两个检查是必须的。然后是肛门镜检查,最后根据问诊和常规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要做更进一步的检查,包括内镜、超声、CT以及化验等。其临床表现为动态变化,以及症状与体征不平行两大特点。
肛肠疾病术后伤口愈合期间发痒是怎么回事
伤口红肿发痒考虑是伤口发生了感染,可以选择用碘伏或者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然后局部涂抹抗生素治疗,也可以适当口服或静脉输注抗生素。伤口愈合之后,还是会出现局部伤口发炎的情况,这是由于伤口愈合,并不是原组织愈合。就是切口的愈合期间,局部组织增生会表现为痒痛,会逐渐的减轻,通常不需要特殊的处理,但是要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和卫生。
肛周会长湿疹吗
肛周会长湿疹。 肛门湿疹是由创伤、摩擦、肛肠疾病或过敏、环境湿热等原因导致的,发生于肛门周围皮肤的炎症性皮肤病,部分患者可累及臀部、会阴及阴囊等部位,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肛门湿疹临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个时期,皮损主要表现为肛周皮肤湿润潮红、糜烂,部分患者可见少量散在丘疹,肛门粘膜皱褶肥厚、皲裂。 肛门湿疹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有脱离过敏原、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局部刺激等。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常用的口服药物为抗组胺类,比如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等,外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软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肛门湿疹虽然易复发,但经积极治疗后,一般可缓解。
肛周脓肿手术有哪些风险
一手术可能会引起心脑血管意外。二手术可能会引起应激性消化道溃疡,严重者消化道大出血。三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中并非所有的病例都可以完全治愈,有少部分病例在手术后无法痊愈,其手术效果仅能缩小病灶或改善症状,病灶残留不愈,后期可能会带瘘生存。四肛门控制大便能力较术前下降,因个体差异,少数患者因此导致术后肛门功能障碍。五术后可出现肛门渗液,导致肛门潮湿,瘙痒,湿疹等。六术中、术后会出血,甚至会出现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七术后可能出现排尿功能障碍。八术后疼痛明显。九术后肛缘皮肤水肿的可能。十病灶广泛,手术范围较大,常引起肛门变形,肛管皮肤缺损,狭窄及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异常。十一术后伤口可能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甚至有可能愈合过程中停止生长,导致延期愈合或长期不愈。十二切口感染。十三术后切口疤痕导致肛门疼痛,坠胀,瘙痒等多种感觉不适,或可能导致肛门狭窄。十四个别病人术后可出现排便功能障碍,排便习惯的改变。
直肠癌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定的,如果患者得了直肠癌,原则上只要可以手术切除,都应该尽早的行癌肿的根治性切除。如果直肠癌的患者来就诊,我们首先要做一些检查包括胸腹部的CT,盆腔的核磁检查来为患者做评估。如果是早期直肠癌,癌肿只侵犯粘膜层,可在内镜下做粘膜切除;如果肿瘤侵犯到肌层,也就是TNM分期到了T2期周围没有淋巴结转移可以直接行直肠癌的根治术;如果肿瘤侵犯到肠壁全层或者是周围有淋巴结转移,尤其是中下段的直肠癌,要先做新辅助放化疗,再做手术,术后再化疗,这样的治疗模式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如果肠癌侵犯了周围器官或者是有远处转移,要评估是不是有潜在切除的可能性,对于这类患者可以先化疗或者是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使得肿瘤缩小以后 再争取手术治疗,对于有远处转移失去手术根治机会的患者,如果肿瘤合并有出血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的时候,需要行姑息性的手术治疗,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哪些直肠癌患者术前需要做新辅助化疗
根据指南,对于局部进展期的直肠癌都应该进行术前的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是指肿瘤到了T3分期,或者是T3以上,或者是N分期有淋巴结阳性,也就是说直肠肿瘤侵犯了直肠肠壁全层,甚至周围组织或者是周围有淋巴结转移的时候,在临床分期里面是II期或者是III期的病人都应该行术前新辅助治疗。对于高位的直肠癌,10公分以上的直肠癌以及只是一个T3、T3A、T3B、N1A或者N1C,这些病人由于位置比较高但从手术已经能够做到比较明显的R0切除,所以不一定要做同步的放化疗。反过来如果是部位比较低的,5公分以下的直肠癌,这个部位在直肠前壁是没有系膜或者系膜非常小,这时肿瘤一旦穿透肌层很快会影响到隔壁的脏器,例如男性的前列腺,女性的阴道后壁,所以在2013年ESMO指南里面就提出来,对于很低位的直肠癌,尤其是前壁的,仅有只是T2或者比较深的T2都要做术前的新辅助放化疗,这样给患者就能带来生存获益。
直肠癌放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可以休息完继续放疗吗
直肠癌放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可以休息完继续放疗吗:在直肠癌放射治疗过程中,随着放疗剂量的逐步累积增大,患者会出现不舒适的反应,一般在放疗进行七八次以后开始有感觉,出现直肠下坠,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粘液便下腹部绞痛等等。而且随着放疗剂量的累积,这些感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更加明显。此时,进行对症治疗一般会减轻,顺利完成放射治疗。对于有痔疮的患者,直肠放射反应会重于其他患者,部分反应重的患者可能会产生中断放疗的想法,但是,广大患者需要了解的是,放疗连续进行才能保证放疗的疗效,中断放疗会影响放疗的疗效,中断放疗以后前期放疗所导致的肿瘤细胞DNA损伤,有可能得到修复,影响肿瘤细胞的杀灭。因此,除非出现非常严重的放射反应,一般不建议中断放射治疗,但是也没必要让患者遭受放射反应的痛苦,这个时候,需要患者家属与大夫及时沟通,出现放射反应以后及时治疗,一般都能够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