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
本品主要成分为甲磺酸伊马替尼。
1. 开始剂量: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推荐剂量为6o0 mg/日。对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以及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推荐剂量为4o0 mg/日,均为每日1次口服,宜在进餐时服药,并饮一大杯水,只要有效,就应持续服用。2. 如果血象许可,没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在下列情况下剂量可考虑从400 mg/日增加到60o mg/日,或从6o0 mg/日增加到800 mg/日(40o mg,分2次服用):疾病进展、治疗至少3个月后未能获得满意的血液学反应,已取得的血液学反应重新消失。3. 下列情况中必须调整剂量:如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如严重水潴留),宜停药,直到不良反应消失,随后再根据该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调整剂量。4. 严重肝脏毒副作用时剂量的调整:如胆红质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上限3倍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上限5倍,宜停药,直到上述指标分别降到正常范围上限的1.5或2.5倍以下。5.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时剂量的调整:加速期或急变期:如果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
对本品活性物质或任何赋形剂成份过敏者禁用。
1. 多数患者在服用该品期间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绝大多数属轻到中度。考虑到疾病本身也会产生症状,常难以明确它们的因果关系。2. 在CML的临床试验过程中,因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而停药者,在α-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中仅占1%,加速期中约占2%,急变期占5%。3. 在GIST临床试验中,因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而停药者占3.4%。4. CML和GIST病人发生的不良反应相似,只有两种例外:GIST病人发生骨髓抑制较少,肿瘤内出血仅在GIST病人中观察到。5. 在CML和GIST病人中,最常见报告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有轻度恶心(50~60%),呕吐,腹泻、腹痛、乏力、肌痛、肌痉挛及红斑,这些不良事件均容易处理。6. 所有研究中均报告有浮肿和水潴留,发生率分别为47~59%和7~13%,其中严重者分别为1~3%和1~2%。大多数患者的浮肿表现为眶周和下肢浮肿。曾有青光眼的个别报告,与水潴留有关。也有胸水、腹水、肺水肿和体重迅速增加的报告。这些事件通常可采用暂停使用该品、使用利尿剂或给予其它支持治疗而得以缓解。但是个别患者情况严重,甚至威胁生命。有1例急变期患者因并发胸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复杂临床情况而死亡。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剂量有一定关系,多见于剂量>600mg/天时。7. 当伊马替尼与高剂量的化疗药联合使用时,可发生一过性的肝毒性,如转氨酶升高及高胆红素血症。按系统器官分类及发生的频度,将不只是发生于个别患者的不良反应在下面列出。发生率的定义(CIOMS分类法)为:很常见:>1o%。常见:>1%≤10%。不常见:>0.1%≤1%。罕见:>0.01%≤0.1%。非常罕见≤0.01%。(1) 全身性异常。很常见:周围浮肿(56%)、疲劳(15%)。常 见:水潴留、发热、疲劳、畏寒。不常见:不适、出血。罕 见:全身水肿。(1) 传染病/感染。不常见:败血症、肺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炎。(2) 血液与淋巴系统异常。很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14%)、血小板减少(14%)和贫血(11%)。常 见: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不常见: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3) 代谢和营养失衡。常 见:食欲不振、体重增加、淋巴细胞减少、NK细胞降低。不常见:脱水、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食欲增加、食欲降低、痛风、低磷酸盐血症、体重减轻。罕 见:高钾血症,低钠血症。(4) 精神异常。不常见:抑郁、焦虑、性欲降低。罕 见:意识模糊。(5) 神经系统异常。很常见:头痛(11%)。常 见:头晕、味觉障碍、感觉异常、失眠。不常见:脑溢血、晕厥、周围神经病变、感觉减退、嗜唾、偏头痛。(6) 记忆损害。罕 见: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惊厥。(7) 眼部异常。常 见:结膜炎、流泪增多、视力模糊。不常见:眼刺激症状、结膜下出血、眼干、眶周浮肿。罕 见:黄斑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玻璃体出血、青光眼。(8) 耳和迷路异常。不常见:头晕、耳鸣。(9) 心脏异常。不常见:心力衰竭、肺水肿、心动过速。罕 见:心包积液、心包炎、心包填塞。(10) 血管异常。不常见:血肿、高血压、低血压、潮红、四肢发冷。罕 见:血栓/栓塞。非常罕见:过敏性休克。(11) 呼吸道、胸和纵隔异常。常 见:鼻衄、呼吸困难。不常见:胸腔积液、咳嗽、咽喉痛、急性呼吸衰竭。罕 见:肺纤维变性、间质性肺炎。(12) 消化系统异常。很常见:恶心(51%)、呕吐(25%)、腹泻(25%)、消化不良(13%)、腹痛(14%)。常 见:腹胀、胀气、便秘、胃食道反流、口腔溃疡。不常见:胃肠道出血、黑便、腹水、胃溃疡、胃炎、嗝逆、口干。罕 见:结肠炎、憩室炎、肠梗阻、肿瘤出血/肿瘤坏死、胃肠穿孔、胰腺炎。(13) 肝胆系统异常。常 见:肝酶升高。不常见:黄疸、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罕 见:肝衰竭。非常罕见:肝坏死。(14) 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很常见:周身浮肿(32%)、皮炎/湿疹/皮疹(26%)。常 见:颜面浮肿、眶周浮肿、瘙痒、红皮症、皮肤干燥、毛发稀少、盗汗。不常见:瘀斑、挫伤、多汗、荨麻疹、指甲断裂、光过敏反应、紫癜、脱发、唇炎、皮肤色素沉着过多、皮肤色素沉着过少、牛皮癣、剥脱性皮炎和大疱疹。罕 见:血管神经性水肿、小疱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皮病(Sweet 综合征)。(15) 骨骼肌、结缔组织和骨异常。很常见:肌痉挛、疼痛性肌痉挛(36%)、骨骼肌肉痛(14%)。常 见:关节肿胀。不常见:坐骨神经痛、关节肌肉僵硬。罕 见:无血管性坏死/髋关节坏死。(16) 肾和泌尿系统异常。不常见:肾衰、肾区痛、尿频、血尿。(17) 生殖系统和乳房异常。不常见:男性乳房女性化、乳房增大、阴囊水肿、月经过多、乳头疼痛、性功能障碍。8. 研究中的检查不常见:体重减轻9. 实验室检查异常(1) 所有研究均报告有血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750毫克/日的大剂量时发生率为高(I期研究),然而血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也明显取决于病期,3或4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ANC
1. 一开始治疗就应由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2. 大约有1-2%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患者发生严重水潴留(胸水,浮肿,肺水肿和腹水)﹐因此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如用药过程中体重出乎意料地快速增加﹐应作详细检查﹐必要时采取适当支持治疗和处理措施。3. 水潴留可以加重或导致心衰﹐目前尚无严重心衰者(按纽约心脏学会分类法的III-IV级)临床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经验。对这些患者用本药要谨慎。4. 肝功能衰竭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的量可能会增加﹐有肝功损害者慎用本药。5. 有关本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长期临床资料尚有限。6. 临床前研究表明﹐甲磺酸伊马替尼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尚未在人体进行过研究。7.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第1个月宜每周查1次全血象﹐第2个月每2周查1次﹐以后则视需要而定(如每2-3个月查1次)。若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应调整剂量。8. 开始治疗前应检查肝功能(包括转氨酶,胆红质和碱性磷酸酶)﹐随后每月查1次或根据临床情况决定﹐必要时宜调整剂量。9. 对驾驶员和机器操纵者能力的影响 尚无有关对驾驶员或机器操纵者能力可能发生的影响的信息和资料。
1. 可改变甲磺酸伊马替尼血浆浓度的药物:(1) CYP3A4抑制剂:健康志愿者同时服用单剂酮康唑(CYP3A4抑制剂)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药物暴露量大大增加(平均最高血浆浓度和曲线下面积可分别增加26%和40%,因此同时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和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和克拉仙)时必须谨慎。(2) CYP3A4诱导剂: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同时给予苯妥英药物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血浆浓度降低,疗效减低。其它诱导剂如地塞米松、卡他咪嗪、利福平、苯巴比妥和含有St John麦汁浸膏制剂等,可能有类似问题,但尚未进行专门研究,因此同时服用这些药物时须谨慎。2. 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使下列药物改变血浆浓度: (1) 甲磺酸伊马替尼使辛伐他丁(CYP3A4底物)的平均Cmax和AUC分别增加2倍和3.5倍。当同时服用本药和治疗窗狭窄的CYP3A4底物(如环孢素、哌咪清)时应谨慎。甲磺酸伊马替尼可增加经CYP3A4代谢的其他药物(如苯二氮类、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和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等)的血浆浓度。(2) 在与抑制CYP3A4活性相似的浓度下,甲磺酸伊马替尼还可在体外抑制细胞色素P450异构酶CYP2D6的活性,因此在与甲磺酸伊马替尼同时服用时,有可能增加全身与CYP2D6底物的接触量,尽管尚未作专门研究,用药时仍应谨慎。(3) 甲磺酸伊马替尼在体外还可抑制CYD2C9和CYD2C19的活性,同时服用华法令后可见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因此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始末或更改剂量时,若同时在用双香豆素,宜短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3. 应告知病人避免使用含有扑热息痛的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1. 妊娠、动物研究表明本药对生殖系统有毒性作用﹐但目前尚缺乏孕妇使用的资料﹐对胎儿可能的毒性目前不详。除非使用后可能的好处大于对胎儿/婴儿的危害﹐否则妊娠期间不宜应用。如妊娠期间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必须告诉其对胎儿可能的危害。生育期妇女在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期间应劝其同时进行有效的避孕。2. 哺乳、在动物实验中﹐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其代谢产物大量从乳汁中排出﹐但未进行过人体研究﹐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妇女不应哺乳。
个别样本中﹐儿童血浆浓度可升高1.5- 2倍﹐这一数据尚不足以作为推荐儿童药物剂量的依据。
已知肌酐清除率可随年龄老化而降低,而年龄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请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专家科普
更多科普文章
更多格列卫治胃癌吗
胃癌一般属于恶性肿瘤,可以拿格列宁来治疗胃癌,但是作用不大,还是建议换一种药物或者别的治疗方式,比如可以去做手术,这样才
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可以和磷酸西格列丁片一起吃吗
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可以和磷酸西格列汀片一起吃。 二甲双胍格列本脲胶囊是降血糖药,主要由格列本脲、盐酸二甲双胍两种有效成分组成,通过刺激体内胰岛素分泌以及降低肝糖元的产生来抑制血糖的升高。磷酸西格列汀
西格列汀是哪类降糖药
西格列汀是一类降糖药物,属于二肽基肽酶(DPP—IV)抑制剂。 磷酸西格列汀片是一类被称为二肽基肽酶4(DPP-IV)抑制剂的口服抗高血糖药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通过增加活性肠促胰岛激素的水平而改善
医患问答
更多孕妇能吃吡格列酮吗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增加先天性发育异常以及新生儿的致病率和致死率。孕期血糖增高或者妊娠期糖尿病,应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平时注意少吃多餐,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适当进行运动,监测血糖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服用格列卫后出现血细胞降低怎么去处理
这个问题其实在我们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就是很多病人,就是在服用TKI期间都有可能出现一个血液细胞学的异常,表现为白细胞或者是血小板的这样减少或者是贫血,那么一般我们调整剂量都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和血小板的数量去调整的!如果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小于1×十的九次方血小板小于50×10的九次方,那么其中任意一个并不是同时,就是其中达到任意一个,我们就会要求患者减量,或者是停药,因为这样的话,这种数量的细胞和血小板,对于患者来说是不安全的,白细胞过少容易引起感染,血小板过少容易引起出血,所以当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到刚刚说的这种程度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让患者把现在吃的口服的TKI制剂停掉,停掉之后,我们同时会给予患者一些升白细胞或者升血小板的治疗,经过治疗之后,如果患者很快就恢复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大于1.5×10的九次方,血小板大于75×10的九次方之后,我们就会让患者重新吃回足量的格列卫!那如果是患者再次服用了格列卫之后又出现了白细胞或者血小板的减少,就是在第一次出现之后服用了之后又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下的话,那么我们停药的标准,还是和刚刚刚第一次说的是一样的,就是中性粒细胞小于1×十的九次方血小板小于50×十的九次方的时候去停它,那么这个时候停用了之后要等到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恢复到1.5×十的九次方,或者是血小板恢复到75×十的九次方之后,我们这个时候呢就会加回TKI但是我们的TKI制剂格列卫呢就不能是足量了,就可能要减少一点剂量,就可能会吃到三颗每天,如果能稳定一段时间,不会出现了血细胞的减少,我们再加到足量。
格列美脲片治糖尿病效果好吗
格列美脲片主治II型糖尿病,效果算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经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减肥等都不能控制的患者最有效。服用药物后,能够加快胰岛素释放,降血糖的效果速度很快,但是不能随便调整药量。 格列美脲片还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的,比如常见的低血糖反应等,所以用药量要严格遵守。治疗糖尿病,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血糖在10以下的患者,建议服用中药降糖,是没有副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