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立维

处方药
适应症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
禁忌症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相互作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适应症

本品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1.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2.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3.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4.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硫酸氢氯吡格雷。化学名称:甲基(+)-α-邻氯苯基-6,7-二氯噻吩[3,2-C]哌啶-.(4H)-乙酸乙酯硫酸氢盐。

用法用量

成人和老年人。波立维推荐剂量为每天75mg,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1.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应以单次负荷量氯吡格雷300mg开始,然后以7.mg,每日1次连续服药(合用阿司匹林75-325mg/日)。由于服用较高剂量的阿司匹林有较高的出血危险性,故推荐阿司匹林的剂量不应超过100mg。最佳疗程尚未正式确定。临床试验资料支持用药12个月,用药3个月后表现出最大效果。2. 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应以负荷量氯吡格雷开始,然后以75mg每日1次,合用阿司匹林,可合用或不合用溶栓剂。对于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不使用氯吡格雷负荷剂量。在症状出现后应尽早开始联合治疗,并至少用药4周。目前还没有研究对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超过4周后的获益进行证实(参见药效学特性)。儿童和未成年人:尚无在儿童中使用的经验。

禁忌症

1. 对活性物质或本品任一成份过敏。2. 严重肝脏损伤。3. 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如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4. 哺乳(参见妊娠和哺乳)。

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经验:已在42000多例患者中对氯吡格雷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其中9000例患者治疗不少于1年。在CAPRIE,CURE,CLARITY和COMMIT中观察到的临床相关不良反应将在以下进行讨论。在CAPRIE研究中,与阿司匹林32.mg/日相比,氯吡格雷75mg/日的耐受性较好。在该研究中,氯吡格雷的总体耐受性与阿司匹林相似,与年龄、性别及种族无关。出血性疾患。在CAPRIE研究,接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出血事件的总体发生率均为9.3%。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所致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4%、1.6%。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病人,胃肠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0%,其中0.7%需住院治疗。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的相应比率分别为2.7%和1.1%。与阿司匹林相比,服用氯吡格雷的病人其他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高(7.3%比6.5%),但2个治疗组的严重事件发生率相似(0.6%比0.4%)。两个治疗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 :紫癜/瘀斑/血肿,和鼻出血。其他发生率较低的事件为血肿、血尿和眼部出血(主要是结膜出血)。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患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0.4%和0.5%。在CURE研究中,与安慰剂+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导致威胁生命或致死性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增加(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1.8%和0.2%∶0.2%),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导致严重、较小和其它出血的危险性显著增高:无生命危险的严重出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1.6%。安慰剂+阿司匹林 :1.0%)。胃肠道、针刺部位和小量出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1%。安慰剂+阿司匹林 :2.4%)。两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均为0.1%。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导致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是剂量依赖性的(200mg:4.9%),安慰剂+阿司匹林导致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也是剂量依赖性的(200mg:4.0%)。在试验过程中出血(威胁生命、严重、较小、其它)危险性逐渐降低:0-1个月(氯吡格雷:.99/6259,9.6% 。安慰剂:413/6303,6.6%)。1-3个月(氯吡格雷:276/6123,4.5%。安慰剂:144/6168,2.3%)。3-6个月(氯吡格雷:228/6037,3.8% 。安慰剂:99/6048,1.6%)。6-9个月(氯吡格雷:162/500.,3.2%。安慰剂:74/4972,1.5%)。9-12个月(氯吡格雷:73/3841,1.9% 。安慰剂:40/3844,1.0%)。在外科手术前停药5天以上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7天内发生严重出血的不多(氯吡格雷+阿司匹林:4.4% 。安慰剂+阿司匹林 :..3%)。在搭桥术的.天内继续接受治疗的患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安慰剂+阿司匹林的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6%、6.3%。在CLARITY中,与安慰剂+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导致总体出血风险提高,分别为17.4%和12.9%。在两组中大量出血的发生率是相似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1.3% 。安慰剂+阿司匹林 :1.1%)。在按基线特征、纤溶剂类型或有无肝素治疗划分的各亚组中情况一致。致死性出血的发生率(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0.8%,安慰剂+阿司匹林:0.6%)以及颅内出血的反生率(氯吡格雷+阿司匹林:0..%,安慰剂+阿司匹林:0.7%)均较低,在两组间较为接近。在COMMIT中,非颅内大出血和颅内出血的总体比率较低,在两组中较为相似(氯吡格雷+阿司匹林:0.6%,和安慰剂+阿司匹林:0.5%)。血液学异常:在CAPRIE研究中,接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分别有4例(0.04%)、2例(0.02%)出现严重的中性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白细胞

注意事项

由于出血和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出血的临床症状,就应立即考虑进行血细胞计数和/或其它适当的检查。与其它抗血小板药物一样,因创伤﹑外科手术或其它病理状态使出血危险性增加的病人和接受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肝素﹑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GP IIb/IIIa)拮抗剂或溶栓药物治疗病人应慎用氯吡格雷,病人应密切随访,注意出血包括隐性出血的任何体征,特别是在治疗的最初几周和或心脏介入治疗﹑外科手术之后。因可能使出血加重,不推荐氯吡格雷与华法林合用。(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在需要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如抗血小板治疗并非必须,则应在术前停用氯吡格雷7天以上。氯吡格雷延长出血时间,患有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胃肠﹑眼内疾病)的患者慎用。应告诉患者,当他们服用氯吡格雷(单用或与阿司匹林合用)时止血时间可能比往常长,同时病人应向医生报告异常出血情况(部位和出血时间)。在安排任何手术前和服用任何新药前,病人应告知医生,他们正在服用氯吡格雷。应用氯吡格雷后极少出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有时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出现。其特征为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有神经学表现﹑肾功能损害或发热。TTP可能威胁病人的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血浆置换等紧急治疗。因缺乏有关研究数据,在伴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的最初几天不应开始氯吡格雷治疗。因缺乏有关研究数据,急性缺血性卒中(7天之内)患者不推荐使用氯吡格雷。肾功能损害患者应用氯吡格雷的经验有限,所以这些患者应慎用氯吡格雷。对于可能有出血倾向的中度肝脏疾病患者,由于对这类病人使用氯吡格雷的经验有限,因此应慎用氯吡格雷。患有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半乳糖不耐症,Lapp乳糖酶缺乏症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不应使用此药。服用氯吡格雷后,未见对驾驶或心理学检测产生影响。

相互作用

)。在需要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如抗血小板治疗并非必须,则应在术前停用氯吡格雷7天以上。氯吡格雷延长出血时间,患有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胃肠﹑眼内疾病)的患者慎用。应告诉患者,当他们服用氯吡格雷(单用或与阿司匹林合用)时止血时间可能比往常长,同时病人应向医生报告异常出血情况(部位和出血时间)。在安排任何手术前和服用任何新药前,病人应告知医生,他们正在服用氯吡格雷。应用氯吡格雷后极少出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有时在用药后短时间内出现。其特征为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有神经学表现﹑肾功能损害或发热。TTP可能威胁病人的生命,需要立即采取血浆置换等紧急治疗。因缺乏有关研究数据,在伴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的最初几天不应开始氯吡格雷治疗。因缺乏有关研究数据,急性缺血性卒中(7天之内)患者不推荐使用氯吡格雷。肾功能损害患者应用氯吡格雷的经验有限,所以这些患者应慎用氯吡格雷。对于可能有出血倾向的中度肝脏疾病患者,由于对这类病人使用氯吡格雷的经验有限,因此应慎用氯吡格雷。患有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半乳糖不耐症,Lapp乳糖酶缺乏症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不应使用此药。服用氯吡格雷后,未见对驾驶或心理学检测产生影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怀孕期因尚无临床上提供的有关用于妊娠的资料,谨慎起见,应避免给怀孕期妇女使用。动物实验无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表明本药对怀孕,胚胎/胎儿的发育,分娩或出生后成长存在有害作用。哺乳期对大鼠的研究表明氯吡格雷和/或其代谢物从乳汁中排泄,但不清楚本药是否从人的乳汁中排出。

儿童用药

尚无在儿童中使用的经验。

老人用药

参见【用法用量】。

药品信息仅供参考,购买和使用药品
请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医患问答

更多

t波改变成因

在心电图检查时如果发现T波改变,患者需要明确T波改变的原因,有很多年轻女性患者、肥胖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T波低平,这种情况下,患者无需过度的担心。建议患者可以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如果平时生活中有发作性的胸痛、胸闷等情况,则更应完善相应的检查,以明确有无基础的心脏疾病。不过T波改变多数情况下可能会有冠心病的倾向或者其他的心脏疾病,比如严重的心衰、心肌病等,也可会出现T波改变。

体检t波改变

体检报告t波改变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也就是说可以见于以下主要两种情况:第一是生理性的t波改变,目前研究认为它可能是一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电图变异,大多数患者在进行其他项目的心脏相关检查的时候一般没有阳性发现,这类人群一般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多数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这种情况不用特殊进行处理,一般问题不大;第二是病理性的t波改变,主要见于心肌缺血,其他比如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多种器质性心脏疾病都可以引起心电图上t波改变,因此它的具体临床意义需要结合这类人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下壁t波改变

通常如果下壁的T波异常,有如下几种情况:1、非特异性的T波改变,非特异性T波改变不具备临床意义,但是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如果出现特异性的下壁T波改变,就出现相对较为明显的心肌缺血性的改变。2、如果出现明显特异性T波改变时,患者有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等症状。通常是因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因素,而引起下壁T波异常的情况。3、如果患者出现离子紊乱的情况,例如血钾降低时,也会有下壁T波异常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