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易宁

处方药
适应症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
禁忌症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相互作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在充分进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治疗2型糖尿病(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或成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及其相关症状。本品适用于单独饮食治疗未能控制的高血糖,即使患者已经服用本品,饮食控制仍很重要。一项为期12周的严格对照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本品治疗的患者平均HbAlc降低最大达1.7%(绝对值)。在开始2型糖尿病的治疗时,应强调饮食控制是基本的治疗手段。对于肥胖型患者,必须限制热量,减轻体重。在控制血糖和缓解高血糖症状方面,适当的饮食治疗可能有效,应强调常规锻练身体的重要性,辨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上述治疗不能缓解症状和/或降低血糖,应该考虑口服磺脲类药物。如需进一步缓解症状和/或降低血糖,可考虑加用胰岛素治疗。医生和患者均应认识到本品为饮食疗法的附加治疗手段,它既不能替代饮食治疗,也不能作为避免饮食控制的方便途径。某些病例中,单独饮食治疗不能控制血糖可能是暂时的,只需短期使用格列吡嗪进行治疗。对磺脲类药物包括格列吡嗪控释片原发性失效或继发性失效者,可考虑本品与其它降糖药物合用。可选择的方法还包括:使用其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替代本品。如本品已不能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应停止使用。须依据于常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对疗效进行判断。考虑给无症状患者使用本品时,应了解尚未确证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患者远期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然而,控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有效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的进展。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格列吡嗪。

用法用量

糖尿病治疗中,格列吡嗪控释片和其它降糖药均无固定的剂量。应通过监测HbAlc和/或血糖水平以了解血糖控制状况和确定最小有效剂量。如使用最大的推荐剂量仍不能有效降低血糖,可判断为原发失效,最初有效但其后不再能获得有效的降糖反应,可判断为继发失效。家庭血糖监测可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饮食疗法暂时失控者,可短期使用本品。通常,本品应和早餐同时服用。推荐剂量:常用的起始剂量为每天5mg,与早餐同时服用。对降糖药比较敏感的患者可由更低的剂量起始。应根据实验室血糖测定结果来调整剂量,虽然初始或调整剂量后空腹血糖水平一般可以达到稳态,但单次空腹血糖测定不一定能准确反映疗效。大多数患者,每间隔三个月测定HbAlc水平是监测疗效的更好方法。使用本品开始治疗时及治疗三个月后应测定HbAlc,若检测结果表明前三个月的血糖未能充分控制,可加大剂量。之后的剂量调整应依据每三个月检测一次的HbAlc水平。如果三个月的较大剂量治疗并无改善,则应恢复以往剂量。如根据空腹血糖调整剂量,调整剂量后则应以间隔7天或以上的血糖测定结果,进行剂量调整至少连续两次。每天服用本品5-10mg多数患者可很好控制血糖,然而某些患者需要使用每天20mg的最大推荐剂量。服用超过10mg时,患者的血糖控制可能有所改善,但是迄今的临床研究并未显示应用超过10mg本品可进一步降低HbAlc平均水平。随机交叉研究结果显示,服用速释格列吡嗪的患者可以安全地改服本品,每天一次,剂量可选用与速释格列吡嗪全天剂量最接近的剂量;服用速释格列吡嗪的患者也可以本品5mg每天一次为初始剂量,逐渐调整至合适剂量。应根据临床判断来确定改成最接近的剂量或逐渐调节到最佳剂量。老年患者、体弱或营养不良的患者以及肾、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起始和维持剂量均应采取保守原则,以避免低血糖反应(参见【注意事项】部分)。联合用药:当在本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其他口服降糖药用于联合治疗时,合用的药物应从最低推荐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患者以防低血糖。更多的信息参照合用的药物的产品信息。当在其他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品用于联合治疗时,本品可由Smg起始。对降糖药更敏感的患者可由更低的剂量起始。应根据临床判断调整剂量。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和其它磺脲类降糖药物一样,许多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安全地转换为本品治疗。从胰岛素转换为本品治疗,应考虑下列原则:胰岛素日用量20单位或以下的患者,可停用胰岛素,以常规剂量的本品开始治疗,剂量调整应间隔数天。胰岛素日用量超过20单位的患者,胰岛素剂量应减少50%,并服用常规剂量的本品治疗,应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确定随后胰岛素的减量。剂量调整应间隔数天。停用胰岛素期间,应至少每天三次检查尿糖和酮体。应告知患者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应立即和医生联系。对于某些患者,尤其是胰岛素日用量超过40单位者,建议考虑住院进行药物转换。使用其它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和其它磺脲类药物一样,患者改用本品时无须过渡期。考虑到药物潜在的叠加效应,当从半衰期长的磺脲类药物(如氯磺丙脲)转换为本品时,应密切观察(1-2周)患者有无低血糖反应。或遵医嘱。

禁忌症

下列患者禁用格列吡嗪:1.已知对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2.1型糖尿病患者,伴或不伴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这种情况应使用胰岛素治疗。

不良反应

美国进行的对照研究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极低,且与药物的相关性并未确定。不良事件的评价包括了580例年龄31-87岁的患者,这些患者参加了对照或开放研究,服用本品5mg到60mg。不论是否与药物有关,均将所有报告的不良事件列表。低血糖:见【注意事项】和【药物过量】部分服用本品的患者中3.4%有低血糖,根据测定血糖

注意事项

全身情况大血管事件:没有任何临床试验证明格列吡嗪或其它抗糖尿病药物能降低大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肾和肝脏疾病:肾功能或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服用格列吡嗪,其药代动力学和/或药效学特性可能会受影响。如患者发生了低血糖,则低血糖的持续时间有可能延长,对此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胃肠疾病:格列吡嗪控释片胃肠滞留时间如显著缩短,可能会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特性,进而影响药物的临床效果。低血糖:所有磺脲类药物都可能引起严重低血糖。适当选择患者、剂量和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对避免低血糖发生非常重要,肾功或肝功不全会影响格列吡嗪的排谢,且肝功不全使得糖异生能力减弱,两者都会增加严重低血糖反应的危险性。老年、衰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以及肾上腺或垂体功能不全的患者都是降糖药物低血糖反应的易感人群。老年人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低血糖均难以识别。热量摄入不足、剧烈和长时间运动、饮酒、或应用一种以上的降糖药物者,更易发生低血糖。降糖药物的联合应用会增加发生低血糖的潜在可能性。血糖失控:使用某种糖尿病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在一些应激情况下如:发热、外伤、感染、或手术等,均可能会出现血糖失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停用本品,改用胰岛素治疗。任何口服降糖药物包括格列吡嗪,都可在一段时间内在许多患者身上导致降低血糖至期望水平的作用降低,可能由于糖尿病已发展到严重程度或对药物的反应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继发失效,以区别于原发失效,后者是初次给药时,药物对某个患者是无效的,在确定患者为继发失效之前,应采取足够的剂量调节及继续坚持饮食疗法的措施。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症患者使用磺脲类药物可致溶血性贫血。由于格列吡嗪属磺脲类药物,伴有G6PD缺乏症者慎用,对于此类患者应考虑使用非磺脲类药物。上市后报告中,也有非G6PD缺乏症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的报告。实验室检查:应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HbAlc检测亦可能有帮助。患者须知:应告知患者本品须整片吞服,不能嚼碎、分开和碾碎。患者不必担心在粪便中偶然出现类似药片样的东西,本品包裹于不吸收的外壳内,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使药物缓慢释放以便人体吸收,当这一过程结束后,药片的空壳就会排除体外。应该告知患者服用本品潜在危险性和益处以及其它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还应告知患者坚持饮食治疗、规律运动和定期检测尿糖和/或血糖的重要性。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低血糖的危险性、其症状和治疗以及可能诱发低血糖的情况,还应告知患者药物的原发和继发失效。

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其它具有高蛋白质结合力的药物、水杨酸、磺胺、氯霉素、丙磺酸、香豆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当服用本品的患者接受这些药物治疗时,应严密监测低血糖的发生。当应用格列吡嗪治疗的患者停用这些药物时,需密切观察有无血糖控制不良情况。体外格列吡嗪和人血清蛋白结合研究显示,格列吡嗪的结合不同于甲苯磺丁脲,与水杨酸及双香豆素无相互作用。但是这些研究结论用于临床或格列吡嗪与这些药物合用时仍应十分谨慎。某些药物具有升血糖的趋势,可能会导致血糖失控。这些药物包括噻嗪类和其它的利尿剂、皮质类固醇、酚噻嗪、甲状腺制剂、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苯妥英、烟酸、拟交感神经药、钙通道阻滞剂和异烟肼。服用格列吡嗪的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时,需密切观察有无血糖控制不良情况,停止使用此类药物时,则应密切观察低血糖的情况。有报道,口服咪康唑和降糖药物之间可能出现相互作用导致严重低血糖。咪康唑静脉、局部或阴道给药时是否有此种相互作用尚不清楚。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了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以研究了大扶康@(氟康唑)和格列吡嗪合并使用的效应。所有受试者首先单独服用格列吡嗪,然后给予大扶康lOOmg每天一次共7天,使用氟康唑之后,格列吡嗪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增加了56.9%(范围35-81%)。尽管没有进行相关研究,伏立康唑有可能增高磺脲类(例如:甲苯磺丁脲、格列吡嗪、格列本脲)的血药浓度,而导致低血糖。建议在联合用药时,应仔细监测血糖情况。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物可造成死胎和胎儿畸形,故孕妇禁用。(2)本类药物可由乳汁排出,乳母不宜用,以免婴儿发生低血糖。

儿童用药

儿童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

老人用药

老年人慎用。

药品信息仅供参考,购买和使用药品
请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医患问答

更多

易瑞沙耐药以后怎么办

易瑞沙耐药以后根据它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如出现了单个的转移,就是我们叫寡转移,比较少的局限的这种,进展或者转移的话,我们可以给予,局部的治疗,比如说脑子里有一个病灶,我们可以做放疗,肺上或者肝上,有一个单一的病灶,我们可以给做射频治疗,或者冷冻治疗等,如果要是进展缓慢的话,我们可以暂时先不管它,继续吃,慢慢观察,如果进展快速,大面积的爆发,那就说明这个药不行了,已经没有作用了,那么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停药,再次做病检,通过病检来做基因检测,看它有没有发生新的变异,就是引起它耐药的原因,在这部分病人中,60%会出现T790的突变,那么这部分病人可以给予,三代的TKI,当然如果没有这个的话,我们就可以选择化疗。

瑞氏综合症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因为此病会造成全身器官的损害,主要是对肝脏及脑的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瑞氏综合症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早期表现主要是不停的呕吐、腹泻、全身无力等症状。妥瑞氏综合征是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所知的病因是脑基底核的多巴胺过度敏感反应,及脑基底核与脑皮质之间的联系出现问题,导致出现慢性,反复,伴不自主动作以及语言上的抽搐,此种患童会不自主动作,包括抽搐,眨眼睛,撅嘴吧,装鬼脸,脸部扭曲,耸肩膀,摇头晃脑以及不自主出声,包括清喉咙,大叫或者是发出类似“嘎”的怪声。约有50%的患者会伴有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主要症状是挤眉弄眼,面部表情丰富,同时嗓子发出嗯嗯、吭吭的声音,或者伴有污言秽语,耸肩、甩臂等症状。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多发生于性格较内向、单亲、自卑感重的孩子。

荨麻疹开瑞坦

开瑞坦是可以治疗荨麻疹的,开瑞坦是一种药品的商品名,它的化学名,通用名叫做氯雷他定,氯雷他定的作用主要就是抗组织胺,而抗组织胺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治疗荨麻疹的,因为荨麻疹的发病主要是肥大细胞释放颗粒,而这些颗粒的主要成分就是组织胺,所以对于抗组织胺的药物就能有效的控制荨麻疹的发生。氯雷他定具有明显的阻碍组织胺的含量或释放,所以具有治疗荨麻疹的作用,它的用法一般是每天口服一次,每次一片。表现为皮肤先出现瘙痒,然后出现红色、苍白色或皮肤颜色的风团,风团发生速度快,消退快,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容易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