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生特

处方药
适应症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
禁忌症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相互作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曾接受过治疗的HIV-1感染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有病毒复制的证据并且对多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耐药。本品适应症的确立是基于对两个临床对照研究24周时的血浆HIV-1 RNA水平进行的分析。这些研究是在接受过三种抗反转录病毒抑制剂治疗(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并有疾病临床进展的成年患者中进行的。本品与其他活性药物联合使用时产生治疗应答的可能性更大。在未经治疗的成年患者或儿童患者中尚无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尚没有本品影响HIV-1感染的临床进展的研究结果。

主要成分

本品

用法用量

用于治疗HIV-1感染者时,口服本品400mg,每日两次,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本品应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禁忌症

本品禁用于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的患者。

不良反应

1. 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对于曾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本品的安全性评价是基于来自随机临床试验中安全性数据的汇总分析,临床试验P005﹑P018和P019 报告了.07 名患者服用本品推荐剂量400 mg,每日两次合并优化背景疗法(OBT)治疗,与对照组282 名接受安慰剂合并OBT联合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在双盲治疗期内,服用本品400 mg,每日二次组的总随访期为702.8病人年,而服用安慰剂组为257.1病人年。在临床试验P005﹑P018和P019的汇总显示:服用本品400 mg,每日两次+OBT组患者(平均随访72.3周)和服用安慰剂+OBT对照组(平均随访47.6周)患者,不考虑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或因果关系,最常出现的(任一组中>10%)的不良事件及其发生率分别为:腹泻20.3%和21.3%﹑恶心12.2%和15.6%﹑头痛10.8%和12.8%﹑疲劳10.5%和5.7%﹑上呼吸道感染10.3%和7.8%﹑发热7.7%和11.7%。该汇总分析显示,本品 + OBT治疗组因不良事件中止治疗的患者比例为2.6%,安慰剂+OBT组为3.2%。2. 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下表所示的临床不良事件是研究者认为严重程度呈中至重度,且与联合治疗方案中的某种药物相关(单独与本品安慰剂相关;与本品/安慰剂合用OBT相关;或者单独与使用OBT相关)。表1列出了本品+OBT治疗组≥2%的成人患者出现的与药物相关的中至重度临床不良事件。表1:≥2%的曾接受过治疗的成年患者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中至重度不良事件,随机研究P005﹑P018和P019,分为两个组,第一组为使用本品,每日二次,每次400mg,+OBT,N = .07,平均随访72.3周;第二组为使用安慰剂,+OBT,N = 282,平均随访47.6周。系统器官分类:胃肠道疾病中,出现腹泻的患者两个组分别为4.3%和4.6%;出现恶心的患者分别为2.2%和3.5%。神经系统疾病中,头痛的患者两个组分别为2.4%和1.4%。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中,出现获得性脂肪营养不良的患者分别为2.0%和1.1%。*包括至少可能﹑很可能或非常可能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N=各治疗组的患者总数。3. 本品+OBT治疗组曾接受过治疗的的患者(n=507),按照系统器官分类,发生率不到2%的与药物相关的中至重度临床不良事件如下。[常见(≥1/100,5.0 x ULN)的分别为1.0%和0.0%。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2级(2.6 - 5.0 x ULN)的分别为10.3%和6.7%;3级(5.1 - 10.0 x ULN)的分别为3.7%和2..%;4级(>10.0 x ULN)的分别为0.6%和1.1%。血清丙氨酸转氨酶:2级(2.6 - 5.0 x ULN)的分别为9.3%和7.8%;3级(5.1 - 10.0 x ULN)的分别为3.6%和1.8%;4级(>10.0 x ULN)的分别为1.0%和1.4%。血清碱性磷酸酶:2级(2.6 - 5.0 x ULN)的分别为2.4%和0.4%;3级(5.1 - 10.0 x ULN)的分别为0.4%和1.1%;4级(>10.0 x ULN)的分别为0.6%和0.4%。血清肌酸激酶:2级(6.0 - 9.9 x ULN)的分别为2.8%和1.8%;3级(10.0 - 19.9 x ULN)的分别为3.7%和2.8%;4级(≥20.0 x ULN)的分别为3.0%和0.7%。(ULN = 正常值上限)。

注意事项

免疫重建综合征。在治疗初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效较好的患者可能对潜伏的或残余的机会性感染产生炎症反应(如非结核分枝杆菌﹑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结核,或带状疱疹水痘病毒的再激活),这可能需要开展进一步的评价和治疗。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UGT)1A1的强诱导剂(例如:利福平)合用时,由于这些药物会降低拉替拉韦的血浆浓度,需注意。

相互作用

拉替拉韦并非细胞色素P450(CYP)酶的底物,在体外不会对CYP1A2﹑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或CYP3A产生任何抑制作用(IC50>100 μM)。此外,体外拉替拉韦也不会诱导CYP3A4。与咪达唑仑的药物间相互作用试验显示,拉替拉韦对CYP3A4的敏感底物咪达唑仑不会产生任何有意义的药代动力学影响,这证实了拉替拉韦不太可能会影响体内经CYP3A4代谢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同样,拉替拉韦并非所测试的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UGT1A1﹑UGT2B7的抑制剂(IC.0>50 μM),拉替拉韦也不会抑制由P-糖蛋白介导的转运过程。基于上述数据,本品可能不会影响作为上述酶类或P-糖蛋白底物的药物(如蛋白酶抑制剂﹑NNRTIs﹑美沙酮﹑阿片类镇痛药﹑他汀类药物﹑唑类抗真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抗勃起功能障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基于体内﹑体外试验,拉替拉韦主要经UGT1A1介导的葡萄糖醛酸化途径代谢清除。与UGT1A1强诱导剂,如利福平(许多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联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会下降。当本品和利福平或其他UGT1A1强诱导剂合用时需谨慎(见注意事项)。尚不知药物代谢酶的其他强诱导剂,例如苯妥英和苯巴比妥对UGT1A1的影响。而本品的推荐剂量可与其他诱导作用较弱的药物(如依非韦伦[efavirvenz]﹑奈韦拉平[nevirapine])﹑利福布汀﹑皮质类固醇激素﹑连翘﹑吡格列酮)联用。与已知的UGT1A1强抑制剂(如阿扎那韦[atazanavir])联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会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且临床试验显示与上述抑制剂的联合治疗耐受性良好,故无需调整剂量。基于在高pH值时本品会增加溶解度,与已知的增加胃pH值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合用时,本品的血浆浓度可能会增加。在方案018和019研究中观察到,同时服用本品和质子泵抑制剂或H2阻滞剂的病人,相对于没有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阻滞剂的病人的安全性情况是相似的。基于这些数据,质子泵抑制剂和H2阻滞剂与本品合用不需要调整剂量。拉替拉韦对其他药物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在药物间相互作用试验中,拉替拉韦对下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产生任何有临床意义的影响:激素类避孕药﹑泰诺福韦(tenofovir)咪达唑仑和拉米夫定(lamivudine)。在多剂量给药的药物相互作用试验中,当与本品合用和不与本品合用时比较,乙炔基雌二醇和NorelgestrominAUC分别是98%和114%。在多次给药的药物间相互作用试验中,与拉替拉韦联用时泰诺福韦(tenofovir) 的AUC和谷浓度分别是泰诺福韦(tenofovir)单药治疗时的90%和87%。在其他药物间相互作用试验中,与拉替拉韦联用时咪达唑仑的AUC是咪达唑仑单药治疗时的92%。在一项II期试验中,无论与拉替拉韦或依非韦伦(efavirvenz)联用,拉米夫定(lamivudine)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均相似。其他药物对拉替拉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在药物间相互作用试验中,阿扎那韦(atazanavir)﹑依非韦伦(efavirvenz)﹑利托那韦(ritonavir)﹑泰诺福韦(tenofovir)和替拉那韦(tipranavir)/利托那韦(ritonavir)对拉替拉韦的药代动力学没有产生任何有临床意义的影响。利福平这种药物代谢酶的强诱导剂可降低拉替拉韦的谷浓度。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在家兔(剂量达1000 mg/kg/天)和大鼠(剂量达600 mg/kg/天)中开展了发育毒性试验。这些试验采用的最大剂量在这些动物中所产生的全身暴露量大约是人临床推荐剂量暴露量的3到4倍。在家兔中没有发现任何与治疗相关的体表、内脏或骨骼变化。以600 mg/kg/天的剂量给药时,大鼠赘生肋骨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与治疗相关(暴露量为人体推荐剂量暴露量的4.4倍)。在家兔和大鼠中均未发现任何与治疗相关的对胚胎/胎儿生存率或胎儿体重的影响。大鼠以600 mg/kg/天的母体剂量给药,用药后1小时和24小时,胎鼠的平均血药浓度大约分别比母体血药浓度高1.5至2.5倍。家兔以1000 mg/kg/天的母体剂量给药,用药后1小时和24小时,胎鼠的平均血药浓度大约都为母体平均血药浓度的2%。毒代动力学试验证实在这两种动物中均存在药物经胎盘转运。尚未在妊娠期妇女中开展充分且严格控制的试验;因此尚不清楚本品用于妊娠期妇女的安全性。与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一样,本品不推荐用于妊娠期妇女。目前尚不清楚人乳中是否分泌有拉替拉韦。但已证实哺乳期大鼠的乳汁中分泌有拉替拉韦。大鼠以600 mg/kg/天的母体剂量给药时,药物在乳汁中的平均浓度大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3倍。建议服用本品的患者不要哺乳。此外,建议感染了HIV的母亲不要进行母乳喂养,以避免婴儿产后感染HIV的风险。

儿童用药

尚未确立本品用于16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人用药

本品临床试验尚未纳入足够样本量的65岁及6.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因此目前还不能确定老年患者对本品的反应是否与青年患者不同。其他已报告的临床使用经验尚未发现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之间的有效性差异。通常对于老年患者应慎重选择剂量,因为在老年患者中肝、肾、心功能下降及合并症或其他药物治疗的出现频率会更高。

药品信息仅供参考,购买和使用药品
请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医患问答

更多

恐艾症的表现

恐艾症又叫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是对艾滋病的一种强烈恐惧的神经症,主要有强迫、疑病、恐艾、抑郁等症状。建议:您应该放松自己的心态,不要喝酒;总是不停的百度搜索,对号入座,恐惧焦虑,不能自我解脱,出现失眠、心悸、出冷汗、头晕、乏力、失眠、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有的甚至认为死亡就在眼前。恐艾症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一般患有了恐艾症之后会表现出一些厌食,如果有坐立不安,心慌,出汗,颤抖等症状的出现,这种情况下就是建议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了,同时自己也要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来舒缓压力,避免过于紧张。

同仁堂艾脐贴有用吗

同仁堂艾脐贴对症使用的话,自然是有用的。它的主要功效是润肠通便,驱寒祛湿等,比较偏向于调理身体。很多人减肥可能也会用到这款药膏,但是它对减肥没什么效果,最多只能帮助调理肠胃,通便等辅助作用。 使用同仁堂艾脐贴,要注意次数,不要每天都贴,最好是隔天一次,或者三天一次。如果自己拿不准,或者要不要用,可以事先咨询医生。同仁堂艾脐贴虽然不用口服,但是也不能盲目使用,不对症的使用可能会造成其他问题。

经期可以用艾吗

生理期可以艾灸吗:生理期一般情况下可以进行艾灸。艾灸有两个方面作用:第一,它比较温和,不是大寒大热的药物;第二,它有一些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宫寒或虚寒体质在生理期也是能用。艾灸有温通经络的作用,可以减少痛经或宫寒,让月经来得更通顺一点;艾灸具有祛寒通络、活血养血的效果。艾灸在一些情况下也是要谨慎使用。第一,月经量比较多时,尽量不要在生理期进行艾灸。因为艾灸以后,可能导致血量增大或经期时间延长;第二,非虚寒体质或湿热体质的女性在经期会加重生热这种情况,所以应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