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芬汀

处方药
适应症
主要成分
用法用量
禁忌症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相互作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儿童用药
老人用药
适应症

1.各种急﹑慢性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赖特综合症﹑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他关节炎或关节痛。2.软组织风湿病;包括肩周炎﹑颈肩综合症﹑网球肘﹑纤维肌痛症﹑腰肌劳损﹑腰椎间盘脱出﹑肌腱炎﹑腱鞘炎和滑囊炎等。3.运动性软组织损伤﹑扭伤和挫伤等。4.其他如手术后疼痛﹑外伤后疼痛﹑牙痛﹑拔牙后痛﹑痛经等。

主要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为萘丁美酮。其化学名称为:4-(6-甲氧基-2-萘基)-2-丁酮。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1.0g(2粒),一日1次(餐后或晚间服用)。一日最大量为2g(4粒),分两次服。体重不足50kg的成人可以每日0.5g(1粒)起始。逐渐上调至有效剂量。2.儿童用量尚未建立。

禁忌症

1.已知对本品过敏的患者。2.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3.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4.有应用非?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5.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6.重度心力衰竭患者。

不良反应

1.胃肠道、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痛和便秘约1%~3%。上消化道出血约0.7%。用本品的病例中,溃疡发生率在短疗程(6周~6个月)组和在长疗程(8年)组分别为0.1%和0.95%。每日口服萘丁美酮2g的腹泻发生率增加。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头晕、耳鸣、多汗、失眠、嗜睡、紧张和多梦,发生率小于1.5%。3.皮肤、皮疹和瘙痒发生率约2.1%,水肿约1.1%。4.少见或偶见的不良反应有黄疸、肝功能异常、焦虑、抑郁、感觉异常、震颤、眩晕、大疱性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哮喘、过敏性肺炎、蛋白尿、血尿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注意事项

1.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3.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4.针对多种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NSAIDs药物持续时间达3年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所有的NSAIDs,包括COX-2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药物,可能有相似的风险。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医生和患者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应告知患者严重心血管安全性的症状和/或体征以及如果发生应采取的步骤。患者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有任何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应该马上寻求医生帮助。5.和所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样,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服用噻嗪类或髓袢利尿剂的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高血压病患者应慎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包括本品。在开始本品治疗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6.有高血压和/或心力衰竭(如液体潴留和水肿)病史的患者应慎用。7.NSAIDs,包括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应告知患者严重皮肤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在第一次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相互作用

1.和氢氧化铝凝胶、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并用不影响本品的吸收率。但通常不主张同时用两种或多种非甾体抗炎药。2.在健康志愿者中本品与抗凝剂华法林之间无相互作用。但尚无在病人中合并应用这两种药物资料。3.本品与乙酰类抗惊厥药及磺脲类降血糖药并用时应适当减少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在妊娠的后3个月,及在哺乳期不主张使用本品。

儿童用药

禁用。

老人用药

老年人用本品应该维持最低的有效剂量。

药品信息仅供参考,购买和使用药品
请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药师

医患问答

更多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

一般来说,在临床上他汀类药物是一种经典的调脂药物,除了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外,还可以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患者的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可以稳定患者的粥样斑块,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可以起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以及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多种作用。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的非依赖降脂的肾保护作用,逐渐成为一些临床上的研究热点。其独立于降脂的作用,主要包括抗细胞增殖、抗氧化应激、抗炎等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血脂不高为什么要吃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最主要的目的除了调整血脂的水平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稳定斑块,对于卒中的患者来说,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的斑块形成不稳定斑块以及血栓聚集和脱落,因此稳定斑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预防因素,而这个稳定斑块的作用担当就是由他汀类药物来承担的。因此对于已经发生过脑梗或没有发生过脑梗,但是有一些脑梗发生的高危因素,即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是非常有效的预防卒中发生或者复发的药物,所以并不是血脂高或者胆固醇高的才需要吃他汀类药物,对于有脑梗的病人来说,也需要吃他汀类药物,需要把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得比正常人还要低。

哪些疾病需要挂疼痛科

疼痛科一般我们最主要的患者,就是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患者,其实在临床上,疼有很多很多的疾病,譬如说阑尾炎疼心梗疼,骨折疼,包括一些感冒了嗓子疼。这些疼实际上就是一种伴随症状,我有原发病,实际上我把原发病治疗好之后,这些伴随症状自然而然就没了,疼痛科看的这些疼,主要是慢性顽固性的疼痛,所以说,我们一般都是神经痛为主,譬如说颈源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癌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苦,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什么呢,就是跟脊柱有关系,顽固性的颈肩腰腿痛。很多的患者颈肩腰腿痛保守治疗效果不好,但是去骨科看,又没有手术的适应证,这部分患者实际上还蛮痛苦的,回家吃药也没有用,也又做不了手术。这类患者,也适合来疼痛科,进行一个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