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侵入骨组织造成炎症反应,如脓液早期穿入骨膜下再穿破皮肤,则骨质破坏较少,但脓肿常在骨髓腔蔓延张力大使骨营养血管闭塞或栓塞。病理特点是骨质破坏坏死和反应性骨质增生,穿出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后大片剥离,使该部骨皮质失去自骨膜的血液供应,严重影响骨的循环,造成骨破坏,视缺血范围而定,甚至整个骨干坏死80%以上。由金色葡萄球菌引起临床分期一急性期大约是1到4周炎症,主要位于干骺端就是血液比较丰富的部位直接向骨干的髓腔内蔓延,在骨内形成多数脓肿干骺端的脓肿侵犯并穿破邻近的皮质脓液流入骨膜下将骨膜掀起形成骨膜下脓肿,骨膜下脓肿重新穿破骨皮质进入髓腔形成弥漫性脓肿骨膜的营养血管被阻断形成血栓,使部分的骨皮质营养中断形成死骨亚急性期介于急性期和慢性期之间,在病理上从骨质破坏的蔓延扩散 ,吸收逐步转入骨质恢复和增生慢性期骨膜增生显著增多,骨质硬化死骨逐渐游离有时脓液侵蚀形成骨瘘孔皮质的死骨完全游离一般需要60天左右,但也有迟到半年。
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血源性骨髓炎导致的不良后果是什么
血源性骨髓炎导致的不良后果主要有: 一:颅内的并发症与实质性脓肿症状并发,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除鼻腔症状恶心、呕吐,脉搏慢出现头痛、发烧胸膜炎、脑膜炎等症状时,对侧严重的病例可能出现对侧面或脓肿溃疡,可导致脓性脑膜炎病变和下行感染。 二、鼻咽化脓分泌物从鼻咽下流注射可引起鼻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作为鼻窦炎也可引起感染性关节炎、腱鞘炎和皮肤病。 三、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经久不愈,易引起额蝶筛上颌骨骨髓炎,骨髓炎经久不愈还可有黄绿色鼻涕,X线拍片显示骨质结构不清和死骨形成。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出现脓肿应该怎么办?
就是说了它的主要症状就是脓肿,所以我们抓住它的主要症状以后,其它伴随症状都能够迎刃而解,出现脓肿的话首先我们可以穿刺抽脓,如果穿刺抽脓应用抗生素以后,病人的症状能够控制并且好转,我们就不需要再切开手术了,如果要是还不能控制的时候,我们就要果断地手术切开,这样的话就是排脓也比较彻底,同时可能把这个坏死的这些筋膜,包括坏死的这些髓腔内的东西,全部清理干净,同时可以配合有盥洗,这项措施使病情的治疗更加彻底,也更加的缩短治疗时间。所以说急性骨髓炎的话,在它的急性期的话切开排脓,如果控制及时其实不会出现明显的这些骨质缺损,窦道其它的这种伴随的症状,所以就不需要再做其它的重建。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引起下肢肿胀应怎样缓解?
急性骨髓炎如果下肢肿胀,它肯定是因为局部炎症造成的,当然了在炎症感染的时候。首先肿胀是渗出,如果组织破坏以后才会形成脓,那么早期的肿胀如果没有波动感的时候,说明它脓液没有形成,这个时候我们主要及时的用抗生素,它可能就不会形成脓肿,如果我们没有及时治疗或者病情发展太快。那么可能会造成组织破坏,然后出现了很多的脓肿,这个时候两种情况不太一样,在没有脓肿形成之前,我们不能切开排脓。因为没有脓,反而切开以后会造成机体的这种损伤,会加重这种病情的治疗,那么只有在脓肿形成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去切开排脓,我们一般来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