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众对中医疗法的认知是什么

目前大众对中医疗法的认知是不断完善的。
首先,中医的疗法往往是根据人的整体体质状态,来进行调整的。其次,大众对中医有些误解,觉得中医更多的是一种疗养一种保健,对慢性病的调养比较合适。其实往往在某些急性病中,比如感冒发烧,中医的一些中药、敷贴、针灸等疗法,对这些急性病是非常有效果的。
最后,还有大众觉得中医的治疗方法没有西医迅捷,且治疗的途径有点不方便,比如说煎煮中药等等。但中医也在与时俱进,如中医可以进行代煎中药,可以有颗粒剂、超微颗粒,配方颗粒,这些也大大地提高了中医治疗的方便程度。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湿疹中医疗法

湿疹在中医叫湿疮,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对于湿疹临床上大部分的辨证分为以下几个证型:1、湿热浸淫证,临床表现为急性湿疹的表现。2、脾虚失运证。这种湿疹一般是一种亚急性的湿疹。3、血虚风燥证,是慢性的湿疹。对于湿热浸淫证,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失运证,用除湿胃苓汤加减;血虚风燥,用当归饮子加减。对于外用药物方面,在急性期渗出明显,可以用黄柏、生地榆、马齿苋、苦参、生大黄等煎药以后,冷湿敷患处,起到收敛作用。在湿敷以后,可以用青黛散加甘草油、植物油外调以后涂于患处。如果结痂比较厚的时候,可以用黄连膏、黄芩膏、青黛膏涂搽。对于慢性或亚急性的,可以用黄连膏等外搽。

高血压中医疗法

常用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方法进行治疗,选用天麻钩藤饮或者镇肝熄风汤,主要的药物有天麻、钩藤、杜仲、黄芪、枸杞、石决明、生龙牡、丹参,川芎等,诸药合用能够有效的缓解高血压引起的临床症状。临床中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是肝肾阴虚型,由于肝肾阴虚导致的肝阳上亢,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晕、烦躁、易怒、面色赤红、失眠多梦。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是根据高血压的病因,典型的临床症状,通过舌苔、脉象辨证分析,选择有效的方剂进行治疗。

脊髓颈椎病中医疗法

也可以选择中药口服,脊髓型的颈椎病辨证属于肝肾亏虚型,或者风痰上扰型,针对肝肾亏虚型患者,以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双下肢痿软无力,选择左归饮针对性治疗,也可见于风痰上扰型,患者会表现为头晕、头部胀痛、手部麻木感,可以考虑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针对性治疗。在临床当中选择针灸进行治疗,针灸治疗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选择颈部的夹脊穴、风池穴,另外患者会伴有眩晕、走路有踩棉感,因此会配合双侧的合谷穴、太冲穴,以及内关穴,具有非常好的止晕的效果。中医治疗脊髓型的颈椎病主要结合患者的舌象、脉象,以及临床表现综合性的治疗,中医治疗颈椎病包括中医的外治疗法和中医内治疗法。